汽车城_第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1/6页)

    第十二章

    现在,汽车城已是数九寒天了。十一月已经过去了,圣诞节也过去了,一月上旬,雪下得很厚,密执安州北部在滑雪了,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两岸,冰堆得又高又结实。

    新年一到,为“参星”在九月中旬首次漏脸所做的准备工作更加紧了。

    制造部门,几个月来早已在讨论各种计划,现在快要着手工厂改装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六月份开始,八月份生产第一批“参星”——所谓的“头等大事”

    随后,在汽车公之于世以前,还需要六个星期绝对保密的生产。这期间,一方面,采购部门在紧张地配上成批材料,这批材料都已定购,在关键日子里到期取货;另一方面,销售部门原来在向经销商介绍和宣传推销的计划上争论不休,时常改变计划,现在就着手把这些计划一一确定下来。宣传部门加紧筹备豪华盛宴,把“参星”介绍给新闻界。其他部门,各尽各的职责,或多或少参加了准备工作。

    “参星”计划正在实施期间,公司里已经有很多人在为继“参星”之后生产的“远星”考虑筹划了,只是时间、式样和车体尚未公布罢了。这许多人中间,也有亚当·特伦顿和布雷特·迪洛桑多。

    一月里,亚当专心致志的另一件事,是要检查一下他jiejie特里萨在斯莫盖·斯蒂芬森那家汽车经销商行里的投资,她丈夫遗留给她的那点股份。

    亚当向公司要求让他同一个经销商打交道,这件事虽然手续烦琐,花费的时间也比预料的长,但经过公私利益冲突委员会的讨论,总算勉强同意。

    最后,亚当亲自跟业务副总经理哈伯·休伊森接触一次,终于由业务副总经理作出决定,赞成他这么做了。可是,正因为对特里萨许的愿现在可以实现了,亚当反而感到自己实在不需要额外负担,也不希望肩上多挑担子。他的工作负担已经加重,何况身体上的紧张感仍然使他苦恼。在家里,跟埃莉卡的关系看来既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不过,他认为他妻子抱怨得有理,她近来一再诉说他们眼下简直没有一点时间待在一起。他痛下决心,一定要赶快想办法改过来,不过,既然已经答应挑起这个新担子,那首先就要挑到底。

    因此,在一个星期六早晨,先用电话约定以后,亚当就去首次访问斯莫盖·斯蒂芬森了。

    斯蒂芬森经销商行是在北郊,靠近特罗伊和伯明翰的边界线。地点适中——在一条通衢大道上,离开西北干线伍德沃德街只有几条马路。

    斯莫盖显然一直在望着外面街道。亚当一跨出汽车,他就大踏步穿过样子间门,到了人行道上。

    这个前赛车手,胡子浓密,现在已是中年,人发胖了,大声嚷道:“欢迎!欢迎!”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绸外套,一条折缝笔直的黑色喇叭裤,还系着一条花花绿绿的阔领带。

    “你好,”亚当说“我是…”

    “用不着告诉我了!早在《汽车新闻》上见过你的照片。进来吧!”

    经销商把样子间门拉开。“我们总说有人走进这扇门,只是为了两个原因,不是躲雨就是买车。想来你是个例外。”走到里面,他说:“用不着半个钟点,我们彼此就会称名道姓了。我总说,何必等那么久呢?”他伸出一只熊爪似的大手掌。“我叫斯莫盖。”

    “我叫亚当,”亚当说。斯莫盖把他的手用力一捏,他好不容易才没有缩回来。

    “把你的汽车钥匙给我。”斯莫盖向一个年轻售货员招招手,那个人赶紧从样子间那头走来。“把特伦顿先生的汽车小心放好,可不要卖掉。还有,你一定要对他恭敬。这家铺子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是他jiejie的,如果到中午生意还没有起色,我说不定就要把另外那个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邮寄给她了。”他朝亚当使劲眨巴着眼睛。

    “目前这种时候可叫我们大家都发愁,”亚当说。他看了销售报告,知道在今年,节日以后的市场呆滞情况,凡是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都身受到了。

    但是,不论在哪一年,汽车买主要想做一笔有利可图的信贷交易,目前这种时候倒是个大好时机,只要他们知道就好了。既然经销商把工厂里强派给他们的大量汽车积压在手里,有时候又拚命想要减少存货,那么精明的汽车买主,目前去买一辆中等价钱的汽车,就比隔个把月再去买,可以少花几百元。

    “可惜我没在经销彩色电视机,”斯莫盖咆哮道。“在圣诞节和新年前后,一些傻瓜倒是在那上面花钱的。”

    “可是,你在改车型那时不是搞得不错吗。”

    “那还用说。”经销商喜形于色了。“你见过帐目上的数字,亚当?”

    “是我jiejie寄给我的。”

    “从来也没有垮过。你总以为人们会吃一堑长一智吧。总算我们走运,他们就是不吸取教训。”他们一路穿过样子间,斯莫盖朝亚当瞟了一眼。“你总了解吧,我这是随口说出来的?”亚当点点头。“我想我们大家都应当这样。”他当然明白斯莫盖·斯蒂芬森这句话的意思。在新型汽车问世的时节,从九月到十一月,凡是工厂里派下来的新汽车,经销商都销得掉。那时候,经销商对公司委托他们销售的汽车数量,不象一年中其他时节那样提出异议,反而要求再增加些。公众也不管对汽车恶意中伤的种种宣传,只要车型是新的,或者有过重大改革的,还是一窝蜂似地争着购买。这类买主既不知道也不关心的是,这是个不愁没有顾客的旺季,经销商在讨价还价时可以一个钱也不让;再有,不管经过什么生产改革制造出来的第一批汽车,质量上总不及几个月后的产品那么好。无论什么新的车型,在工程师、领班和计时工学会制造前,总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制造问题。组件和零件的不足,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事,结果就是,有什么,用什么,拼拼凑凑制造出来,质量标准也就置之脑后了。这样一来,从质量来看,最先生产的汽车,往往不是合算的买卖。

    有见识的买主想买一辆新型汽车,总要等生产开始后,过上四五个月,甚至半年。到那个时候,才大有希望买到一辆较好的汽车,因为种种毛病都已经消灭,除了一年四季始终存在的星期一和星期五的劳工问题以外,生产上也顺顺利利地稳定下来了。

    斯莫盖·斯蒂芬森说:“这儿对你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