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4/4页)
。”曹玉林只能这样生硬地开始预定的谈话内容。他觉出了自己的窘困,觉出了入题的突兀和不自然,明显露着“巴结”领导的意思。但他没有应变自如的能力,他还没学会。 “关于晓鹰的事?”景立贞故作诧异。 “您不是让我帮着物色物色吗?”曹玉林额头上沁出了汗。 “物色什么?”景立贞似乎还是不明白。 这个曹玉林,瞧他现在这副样子。当了一年处长,简直不像样子。不会当官,还要学着端官架子,不会圆通应酬,还要学着应酬,学又学不像,一股寒酸气。真是知识分子的劣根性。她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一阵风又要把知识分子抬这么高。现在,曹玉林又来帮着副书记相儿媳了。要说这不是坏事,你就不会避开这段时间?局党委正要研究对你问题的处理,你在这个时候讨好领导,不太笨了吗?可怜的小聪明。 “你忘了,你今年春节时说过的?”曹玉林硬撑着脸上的笑,略微缓了缓自己的窘困。 “噢。”景立贞“恍然大悟”了,仰身笑起来,她用手戳点着曹玉林“你呀你,你还记着我的话呢?我都忘记了。”她一摊手摇了摇头,又收回手轻轻拍了拍额角“我这记性真是衰退了,自己托同志的事,自己倒忘了。”她往前坐起身,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你发现合适的没有?” “我就是想来说说这事。” 可怜的曹玉林,这下才有了自然劲儿。他很认真地介绍了三个姑娘的情况,而且做了客观的评价比较。也许是这种客观的分析使他忘记了谈话目的的复杂考虑,他的神态与刚才不一样了,显得谦谨朴实,一丝不苟。 好好一个工程师,本本分分地搞技术多好。景立贞望着曹玉林的神态变化,心中感慨着。 她现在对曹玉林讲的情况倒真的感兴趣了,三个姑娘确实都值得考虑。一个是新进入中央任要职的某领导的女儿;一个是某位离休部长的女儿;还一个父亲是大学教授。年龄都在二十五六岁,都有大专文凭,品貌俱佳。 “你怎么发现她们的?”景立贞诧异地问。这似乎远远超出了曹玉林社会联系所及的范围。 曹玉林笑笑:“我前几年在建工学院教过一年书。这都是我的学生。” “噢。”景立贞点点头,这是她不曾想到的。 三个姑娘的情况似乎不相上下,景立贞也不再细问,她关心的是她们的家庭背景。 “我觉着她比较起来理想一点。”曹玉林说道,他指的是那个中央领导的女儿。 景立贞却蹙着眉若有所思地微微摇了摇头。她知道曹玉林的思想:中央领导的女儿岂不最好?这位上任一年的处长太不懂上层的事情了。她考虑得远比这深细复杂得多。她深深懂得政治联姻的重要性。亲家是中央领导当然最好,有许多政治上的好处,但又必须保证这是位在政治上长居久安的亲家。要不,政治上大起再大落,和他扯在一起,有大麻烦,会牵连顾恒。这位新提上去的中央领导是什么背景,凭什么关系上去的,她还不知道,不敢打包票。 “这个先不考虑吧。”她想了想说。 “她不理想?”曹玉林有些不理解。 “她不是独生女吗?怕性格不好。”景立贞不便多解释。 剩下两个姑娘供抉择。 “那是不是她更合适点?”曹玉林指的是那位离休部长的女儿。 景立贞不易觉察地微微皱了皱眉。这个曹玉林,一辈子没掌过什么权,怎么就这样崇拜权力地位——包括崇拜它的影子。“我倒倾向那个教授的女儿。”她说。 曹玉林看着她,神情中又有些不理解了。 真是太不跟形势了。现在知识越来越值钱,你这个知识分子反而看不出来?终身制在取消,一个离休的部长慢慢就不如一个教授有地位,这不是明摆的吗?然而,她又有些犹豫了。这位离休部长的情况她是知道的。这不是一般的部长,一退下来就两手空空,影响全无,他根子深,与中央现在许多重要领导都有渊源,社会联系很广。这是一个既有实际力量又在政治上绝对保了险的老干部——离休,既是权力的丧失,又在政治上永久保险了——难道不是最理想的亲家? “我再考虑考虑吧。”她说“谢谢你老曹,还记着这事。要不这样吧,把两个都介绍给晓鹰,让他自己选择选择。” “好。” “这事就麻烦你了。噢,你还有什么事要说啊?”景立贞问。 “我…”曹玉林一下又局促起来。 “是工作方面的事吧?”景立贞紧接着递上话来,不容曹玉林多踌躇。 “嗯…”曹玉林不知如何说是好。 “你这个老曹就知道考虑你那技术处的工作,肯定不是说家长里短的闲事吧?”景立贞指点着曹玉林,含着赞誉地说道。 “不是。” “那咱们到办公室再谈吧,星期天都轻松轻松,给大脑放放假。”她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着说。 曹玉林不自然地笑了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走吧,咱们回客厅和大伙儿一块儿闲聊吧。”景立贞说着站起来。 曹玉林只能勉勉强强地跟着站起来。 “噢,关于沙桩的那件事,”景立贞一边往房间外面走,一边像突然想到一件小事似地随意说道“就等党委处理决定吧。我相信你会正确对待的。” 大门已被客厅里出来的客人反客为主地打开了。 门厅里迎面站着刚刚进来的古陵县委书记李向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