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第4/4页)
的。” “对你就不能太给脸了。”黄平平转身要走。 “怎么?” “你自己不要脸呗。” “就算让你侮辱人格了,我再问你一句,你今天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 “以后呢?” “以后再说以后的。”黄平平走到门口。 “那我今天可留在你家吃饺子了?” 黄平平转身看看他。看他对四姐和嫂子的眼神,也绝不能留他。她自己对这种纠缠倒是无所谓的:“你不是很懂女人心理吗?就不知道你这样只会降低我的兴趣?你再在这儿泡蘑菇,我可真要小看你了。” 这就是他曾一手提拔今天又背叛了他的协会副主席,这就是现在把他甩在一边独擅大权、惟我独尊的魏炎。他不愿看见他。他倒还来了。是不是听说自己要召集协会的骨干在家座谈,他恐慌了呢?你如果地位牢固,你如果不把老家伙放在眼里,你尽可以不慌嘛。 “黄老,你这阵势是干啥呀?”魏炎指着客厅里的坐位,用他浓重的山西口音笑着问“要来什么人呀?” “啊…来几个人坐坐。”黄公愚不自然地抽出烟点着,不看魏炎。 魏炎心中笑笑,他一切早已知道。黄公愚通知的人到现在一个没来,这冷落很说明问题了。他感到对自己的自信和满意。他坦坦然然在黄公愚旁边坐下了。“您这儿经常来人吧,黄老?”魏炎很亲热。 “啊,经常。”他没有好脸色,很冷淡。 “是啊,您现在年事已高,整天在家,应该经常有些人来看看您。”魏炎表示不安地笑笑“我最近因为忙,来得少了,有些事本想来请示您,又觉着都是些小事,就不来打扰了。”他自己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拿出烟,点着“协会里同志们也经常来您这儿吧?” “经常来。” “今天是不是他们来啊?”魏炎好像突然想到似地问。 “啊…是。”干脆把事情说穿,显示显示力量。 “您约他们聊聊工作?”魏炎又问。 “他们也想找我汇报汇报工作。” “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嘛。” “可有人把我们看成绊脚石。”黄公愚说出这句话,才一下仰靠到沙发上,两手搭在扶手上,有了领袖气派。刚才他一直摆弄着茶几上的东西,回避着魏炎的目光。 魏炎看了看他那张石雕一样的冷面孔:“大多数同志是不会这样看的,要不,同志们会来找您汇报工作?” “哼…”“黄老,我今天来,是专门看看您,看看您生活各方面还有哪些要照顾、要解决的。” “我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我不是说您不能自理,不是那个意思。”魏炎连忙解释“我刚才不是讲了,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工作上,我们应该经常来请示您,生活上…” “你就谈工作吧。” “工作?咱们不是刚开过大会,您也出席了。” “那工作报告我就不同意。” “初稿不是送您审阅过?您提的几点都照您的意见修改了。” “1980年承德会议上,我提出的‘三个结合’的战略方针,在工作报告的历史回顾部分中,为什么没写进去?” “三个结合?哪三个结合?”魏炎也惊诧了。 “你根本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嘛。1980年8月15日,承德会议的第二天,我就明确提出:东方艺术的研究,要走业余与专业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根本的道路。” 好一个“战略方针”和“根本道路”这样空洞的结合,真可以罗列上几十个: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挖掘与整理相结合,上与下相结合… “您审阅初稿时没有提到这一点啊?” “什么都要我提到吗?” 魏炎笑笑:“那可以再补充上。您还有什么意见和指示?” “我不准备这样随随便便谈了,我到适当的时候,写封公开信给你。” “那好,我及时把信传达给协会的全体同志看。”魏炎停了一下又说“黄老,我今天还要告诉您一件事,分给咱们协会一套高标准的住房,一百三十平米,您是不是去看看,想不想搬去?” 黄公愚看了魏炎一眼。 “我看过了,相当不错,就是房租略高一些,一个月要三四十块。”魏炎说。 “我不要。” “您还是看了再说吧。您如果不要,我们再做别的考虑。” 黄公愚用轻轻一哼,表示了同意去看。他不住,魏炎住?他一个小小的十六级,也想住一百三十平米? “好,那我就走了。”魏炎站起来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指指客厅里的坐位“他们什么时候来啊?” 黄公愚冷冷地看了一眼座钟:“十点半。” 十点半没有人来。 十一点还是没有一个人来。 客厅里空摆着十把沙发椅子。 “爸爸,人不来了吧?”黄平平走进来问。 他仰在沙发上一声不吭。 “那椅子我们拿出去几把,在葡萄架下包饺子用。” “不行。” “人不是不来了吗?” “谁说不来了?”黄公愚火了,声音都有些哆嗦。 是的,谁说不来了?十个人正朝他走来,一百个人正朝他走来,许多人在朝他走来,欢呼他是他们德高望重的前辈。他有些颤巍巍地站起来,要伸手迎接他们… “约好九点半,这会儿都十一点多了,哪儿还会来啊。” “来的,他们都要来的,他们不会忘记我的。” 黄平平看了他一眼,父亲正直愣愣地瞪着眼,样子让她有些害怕。 “平平,你们家还不太好找呢。”有人笑着出现在客厅门口。 找她的人来了,是李向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