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4/4页)
刚想说什么,听见一声叫唤。 小莉和李向南一起出现在面前。 四人相视的僵局维持了两三秒钟。 几秒钟内,小莉心中涨起的是对林虹的嫉恨。一瞬间她就明白了,林虹并不是也不会和哥哥一起来。哥哥是半途上的这次车。林虹是从古陵来的。李向南来,她也随着来的。几秒钟内,李向南感到的是一种同时遇到小莉和林虹必然有的难堪。何况,他又和顾晓鹰刚握过手。顾晓鹰在场,在他和林虹之间出现,更使他感到别扭。顾晓鹰在和林虹相遇中碰到李向南——他听说林虹正在追求李向南——这使他有点悻恼,也有点尴尬。林虹应该比谁都心情复杂,但她比谁都冷静。她看着李向南和小莉,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 谁更有心理上的主动权,谁更有打破僵局的责任,谁就会首先开口说话。 “林虹,你也来北京了?”是李向南打破了沉默。他既要排除小莉冷冷旁观的目光的压力,又要忍受顾晓鹰充满敌意的目光的压力。 “是。”林虹的声音非常自然,好像顾小莉和顾晓鹰并不在旁边。这种态度既让李向南有些出乎意料,又感到亲切。 “小莉来接她哥哥,倒先接着我了。”李向南笑笑,很自然地把事情说明了。 “是吗?”林虹不在意地说。依然像是只面对着李向南一人。 “没想到咱们都在车站碰见了,”李向南看了看小莉和顾晓鹰“晓鹰,也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你。”他心中却感到对顾晓鹰的仇恨,因为顾晓鹰几年前曾经加给林虹的凌辱。 “是,中国并不大。”顾晓鹰潇洒地说。 “咱们一起走吧,总不能老站在这儿吧?”李向南伸出手“来,小莉,你哥哥已经接到了,把我的旅行袋还我,你帮你哥哥拿吧。” “我能拿。”小莉一甩短发,并不把旅行袋交给李向南,同时又伸出一只空手“哥,我再帮你拿一件。没关系,给我一件小的,总算我接你了。”她的话突然多起来,好像只有她和李向南、顾晓鹰三个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林虹并不存在似的。 “林虹,那我帮你拿一件吧。”李向南走上去,向林虹伸出手。 小莉白了一眼,把李向南的旅行袋往他脚旁一撂:“你自己拿吧。”然后一转头“哥,我再帮你拿个书包。” 林虹用把什么都看明白的目光瞥了一下小莉,转身走了。 李向南望着林虹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小莉。小莉那含着怨恨的目光正注视着他。李向南绷住嘴唇看着脚下自己的旅行袋。 一秒钟的犹豫。是感情的矛盾,又是政治考虑和道义上的矛盾。“小莉,你和你哥哥一块儿走吧,”他提起脚旁的旅行袋“我明后天就抽时间去你们家,去看看顾书记。”他准备去赶上林虹。 “不用你来我们家。”小莉冷冷地说“我们和爸爸都有事。” “那我推后两天再去。” “再往后也没时间。” 李向南神情复杂地看着小莉,然后默默提起旅行袋朝前走去。进了出站地道口,下梯阶时他赶上了林虹:“来,我帮你提一件吧。”李向南把两个旅行袋集中在一只手里,伸出另一只手。 “不用,我的东西都很轻。”林虹平静地答道。 “没想到在这儿遇见顾晓鹰。” “不要谈他,我不想听。” “我也不想谈他。” 林虹转过头瞥了李向南一眼,没有再说什么。李向南也沉默了。 两人随着拥挤的人流在灯光明亮的隧道里走着。“你来北京干什么?”过一会儿,李向南问。 “我父亲单位让我回来整理他的遗稿。”林虹答道。 “你父亲原来不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吗?” “是。” “这次是短时间让你回来,还是调回来?” “有可能调回来吧,不知道。” “你愿意调回北京吗?” “如果可能,我愿意。” 李向南沉默了。 “你来北京还是为了完成你那几个任务?”林虹关心地问。 “是。第一是说服我父亲,让他理解我在古陵的改革,不要干预我。” “你和省委书记谈了吗?” “没有,他也来北京了。所以,第二个任务——争取省委书记的支持。不过…” 林虹瞟了李向南一眼,笑了笑:“有点难度,是吧?” “可能吧。不说这些了,你在北京住哪儿?我有时间去找你。” “住在我父亲的一个朋友那儿,也是个历史学家,叫范书鸿。” 被拥挤的人流裹挟着,两个人出了检票口。迎面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车站广场。像一下跌入了繁华的京都,被淹没了。 李向南和林虹四下张望,想从心理上适应。人狼、声狼带着强烈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 “李向南。”上来一双姑娘的手,接过他一个旅行袋。李向南转头一看,一头披肩黑发甩动着,一双黑得特别、使人一见就难忘的眼睛正在快活地笑。 是前几天刚离开古陵的新华社女记者黄平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