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握天下_第一章初入权握天下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初入权握天下门 (第4/5页)

一旦入宫,至少也会是贵妃的品阶,而这一次,永宁王妃并不认为皇帝会给女儿很高的品位。

    “是因为我吗?”夏承正不安地问道,他很清楚,这三年来他能在边疆建功立业,稳掌兵权,在京中的嫡母与meimei一定付出更多的心血。

    芷言摇头,随即正色言道“承正,你就要承袭永宁王的爵位了,你要记住,从今往后,你才是一家之主,不能表现出一丝软弱!”

    “是!”夏承正恭敬地回答,却还不是太有信心,这让芷言微微皱眉,她沉默了一下,叹了口气,再次认真地对他说明“承正,本来我是想着,虽然你不擅在朝中与人周旋,但是,领军打仗,你可以说是青出于蓝,再加上应酬的事情,紫苏和你未过门的夫人都可以帮你,永宁王府不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现在却不行了!是谢老提议让紫苏入宫的,他虽然会帮着紫苏,但是,并不是可靠的力量,只有你才是紫苏真正的保障!一旦紫苏入宫,永宁王府的一切也就被推到了悬崖上,你和紫苏必须相互呼应,才能度过这一关!你明不明白?”

    夏承正认真地听着,但是对嫡母的话,他还是如实地回答“母亲,我知道要帮紫苏,但是,怎么帮?我不知道啊!”芷言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便也只是微笑着点头“承正,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牢牢记住,从你承袭王爵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永宁王,是元宁第一名门的宗主!我也知道,因为是庶出,你心里总是有个阴影,但是,你必须表现出永宁王应有的器度与风范!别忘了,你是永宁王最引以为傲的独子!”

    “是!请您放心吧!”这一次,夏承正沉稳地回答嫡母,眼中一片平静。

    一离开王妃的房间,夏承正就去找meimei,在紫苏的房间,他没有见到她,紫苏侍女告诉他,她在佛堂。

    看着跪在佛前,闭目颂经的紫苏,夏承正沉默地站在佛堂门口,同是摆手阻止侍女的禀告,但是,感觉敏锐的紫苏很快就察觉了他,微笑着起身走向兄长。

    “大哥?”看出他有话要说,紫苏便先开口,用疑问的语气为他铺路。

    “你真的要入宫吗?”夏承正认真地问她“如果不是非这样不可,紫苏,你不必委屈自己!”

    “是母亲让你来的?”虽然是这样问,但事实上,紫苏并不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果然,夏承正立刻摇头“不是!只是…紫苏,你的心里不是空的吧?”他犹豫了一下,终是问出口。

    紫苏惊讶地看向兄长,一瞬间的失措让夏承正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你怎么会这么想?”紫苏恢复平静,淡淡地笑着问兄长。

    “去年谢清去边塞玩,与我说了一些事情!”夏承正回答她。谢清是谢遥的长孙,从小就与紫苏交好,对她的事知道得最清楚。

    “你送了‘碧酿’给‘他’,谢清抱怨了很久,连他拿不到的东西啊!”夏承正看着meimei,平淡地说着,他不常与meimei亲近,现在说起关心的话来,心中也倍感别扭。

    紫苏笑了,她看着院中的梅花,轻轻地笑了,一向清冷的绝美容颜因为这个笑容而多了一份梦幻的感觉,她没有看向兄长,只是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着“没错!我送‘碧酿’,因为‘他’说了一句让我认为是承诺的话!可是…终究只是我的认为!…当然或许不是这样,但是,他负不起,我要不起,是肯定的!大哥,是‘他’先放手的,所以,就这样吧!”

    她说得淡然,平静的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要放手,就彻底放开,心中不要存一丝留恋。——夏承正明白,这是夏家人的特点,对别人残忍,对自己更残忍。他做不到,但是,紫苏却可以执行得彻底,这就是两人真正的差别,无关出身,而是一种心性。

    见夏承正关心的眼神仍未放开,紫苏温和地笑着,劝慰兄长“大哥,不用把事情想得太糟!入宫未必不好!”听她这么说了,夏承正也只好点头“我相信你的本事,要我怎么做,你说一声就可以了!”

    “只要大哥把兵权掌在手中就可以了!”紫苏轻松地回答,回了一个调皮的笑容,让夏承正也不由地笑了。

    元宁皇朝极重视出身,夏承正虽然是永宁王的独子,但是,世子的身份却是五年前才得到的。永宁王倒是极喜欢这个儿子,时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一直将他当成世子来教育,王妃也极疼爱他,便是后来紫苏出生,母子的感情也很好,但夏承正庶出的身份十分尴尬,一些世族公子借此讥笑他,从懂事起,紫苏便一力护着兄长,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族中,都不准人怠慢兄长,夏承正是不无感激的。在永宁王遇刺身亡后,远在边疆的夏承正因为王妃的命令,无法回京,朝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紫苏与王妃在办,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夏承正还是知道,王妃悲伤之下病倒,王府的一切事务都是年幼的meimei在处理,政治不是什么会让人愉悦的事情,从往来的信件中,他看得出紫苏的变化,因此,对紫苏,他心有愧疚,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一直全力帮助meimei。

    有人曾说,虽然文端皇后鲜少动用娘家的势力,但是,永远都不可能否认,永宁王手中的兵权便是她最可靠的保障,这一点,无论在后宫斗争中,还是在朝廷党争中,都是她最犀利的锋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昭郡主秀毓华门,温恭淑仪,敕封昭仪,赐号为端。钦此。”

    在夏承正完婚、袭爵后不久,永宁太妃便上疏皇帝,请求将女儿送入后宫,隆微皇帝很快便下了这道倍受争议的旨意。

    紫苏平静地接旨,并按照礼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