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月榭凭栏上 (第2/3页)
感慨都难。 齐朗也一怔,沉默了。 良久,齐朗开口“你不是说过,我们都变了吗?”当年离京时,谢清就曾这样说过,此时,齐朗唇边带着一丝轻浅的笑意,有着无奈的嘲讽,对别人,也对自己。 谢清不知该怎么说,只能无言以对。 “这不是我们希望的吗?”又是一句淡漠而无法反驳的话,齐朗只是平淡地道出。 谢清也唯有默认了,好一会儿,他才转回正题“你怎么想?” 齐朗一愣之后才想到他在问什么,又沉吟了一会儿,才不确定地悠悠开口“总不外乎‘一劳永逸’四个字!”箭在弦上的绝对不是只有一方。 谢清再次沉默了,心中复杂万分。 崇明元年七月十二,御驾抵承清行宫。同日,古曼使臣、周扬使臣到达承清,等候接见。此后数日,各国使臣陆续抵达。 “太后娘娘,不知您与陛下打算先接见哪位使臣?”尹朔恭敬地询问,手上是各国请求允许晋见的文书。这样的文书,尹朔的公事房中还有很多,因为不少使臣都递了不只一次这种文书,偏偏紫苏就是不批不诏,将一堆使臣晾在承清,尹朔不知她想干什么,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那些人找上门,他也是不胜其烦。 紫苏坐在屏风后,悠然地回答他,话语间不掩笑意“尹相是被人烦了吧!” “臣惶恐!”尹朔苦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与紫苏认识久了,他也明白,这种私下应对不必太拘礼数,自然也就随意点了。 紫苏转而对赵全说“赵全,带几个人去尹相那里将那些使臣的文书搬到烟爽斋,哀家这些天留下的文书也送过去。” “是!”赵全应声出去办理。 尹朔忙谢恩“谢太后娘娘!” “也差不多了!就当给尹相做人情吧!”紫苏笑言。 “臣惶恐!”这次是真的诚惶诚恐,尹朔一向谨慎,自知自己与太后交集甚少,也就将“恪己奉公”奉为处事之道,如今听紫苏这样说,他自是心慌不已,说话间,已经在心中将她的话想了数遍,揣测她话中有几分真意。 紫苏倒是的确没什么深意,不过见他这样,却也不多说,只随意地说了一下“退下吧!这事还要尹相费心呢!” 尹朔退下后,紫苏示意宫人将屏风移开,本来与尹朔他们见面也不必如此拘束的,只是尹朔来得不巧——她嫌天气太热,所以早上见过几个人后,便脱了外面的衣服,只穿着轻薄的夏裙,实在不宜见外臣,她又不想麻烦,便直接让人移了屏风过来。 清凉的微风从阑干外的水面送入水榭,紫苏微笑着从长榻上起身,迎风而立,舒畅的感觉让她不禁闭上眼睛去享受。水榭中的宫女看着太后这般孩子气的举动,竟是吓了一跳——一直都是高深莫测的太后竟然也会因这种微小的事情而真心微笑吗? “小时候,有一个夏天,哀家忽然害了‘苦夏’,一连好几天颗米未进,母亲寻了好几位名医,可都是无用,父亲从边关回家,见到哀家的模样,说了母亲一顿,连夜命人在府里开了一池活水,又布置了几座旧屋,让哀家搬进去,不到一天,就好了,自那之后,却再没有过‘苦夏’,白白糟蹋了父亲的一番心意。”紫苏喃喃地自语。 水榭中一片寂静,紫苏又站了一会儿,便重新坐到长榻上,好似什么都没说,抬眼却发现手旁的几上少了几份凉食,便问道“谁撤了点心?” 一个站在角落的宫女忙跪下请罪“奴婢斗胆,自作主张撤了那几份凉食,请娘娘惩治!” “自作主张?”紫苏并未生气,反倒饶有兴味地问她“既然知道不对,竟然又做了,现在再来请罪?你倒也有意思!” “奴婢听娘娘吩咐赵总管将文书送到烟爽斋,猜测娘娘要将熬夜,那几份凉食味虽甘美,却都是至寒的性子,实在不宜娘娘现在用!”那宫女见紫苏并未恼,便大着胆子回话,眼中却仍有几分恐惧。 “你叫什么?怎么知道那些食物的性子的?”紫苏抬手示意她起身。 那宫女站起身,低着头回答,声音却也清晰“奴婢姓叶,家人都叫奴婢原秋。奴婢家中世代以行医为生,所以奴婢对这些也知道一些,入宫之后,奴婢又在太医局待过。” “原秋…”紫苏略略沉吟了一会儿“的确是念过书的人。哀家身边少个典书尚仪,你来当吧!”紫苏还算满意她的应对,便直接调人了,本来,这事应该能过赵全来做,但是,紫苏心中却直觉地想绕过赵全,反正也不是大事,她也就顺着自己的心意了,同时,她也想着,若是叶原秋还算不错,以后可以让她做自己的掌令尚宫,代替容尚宫。 “谢娘娘恩典!”叶原秋惊喜万分,连忙磕头谢恩,紫苏笑了笑,示意她罢了,便不再理会,直到赵全回来禀告一切俱已办妥,紫苏便动身往烟爽斋去了。 到了烟爽斋,紫苏看了一下桌上堆着的文书,却笑了“那些人想把外政厅塞满吗?”说完对赵全吩咐“让所有的典书尚仪来,把这些按国家分类。——外政厅是按时间归档的。” “是!”赵全正要去,又听见紫苏对一个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