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3/6页)
,给忙忘了,现在就联系他。萧大秘说晚上七点半,贤聚楼“望月”包间见。挂完电话,吴同学问:又要出去应酬?你们做司机的咋这么忙啊?我回头说:老萧的电话,不是外人。说到萧大秘,吴同学的口气流露出同情来:像他那样的真该挪个位置,去市委宣传部挺适合的。我说了句玩笑:那不是直接进市委班子了?老部长快退了吧,你们上级领导也该关心一下老萧这样的老臣了。 吴同学没再说话,好象我成了她床前伺候的太监,开始干涉内宫里的那些鸟事儿了,以沉默告知太监别忘了档下少条根。 吴同学进“小招”前,特意交代一句:别玩得太晚了,明天一早要上凯云集团剪彩去。 叫上老张,那肯定不能早休了,那家伙白天闷着酒瘾,到了晚上就像条发疯的非洲大象,席卷池中水啊。因为电话打得太晚,老张有点犹豫起来,估计当晚接的邀约电话至少十来个,应接不暇啊,身份不同了嘛。我就骂上了:奶奶个胸啊,帽子高了,瞧人就低眼啦,老子请你喝酒还得抬轿子上门求你不成? 见我生气了,老张忙说:这话说得伤兄弟了,咱是啥关系啊?不满你说,今晚和刚哥约好玩牌的,得,还是跟你老余去喝酒得好,咱话先放在前头,我请客。 草,你请客不假,别人给你报销,哈哈,就这么地了。我笑骂一声。 贤聚楼老板姓韩,过去就是机关出去的,听说跟萧大秘还是老同学,以前在机关事务局混过几年,也没捞出象样的位置,自己的老婆从乡镇基层做起,反而腾云驾雾,直上青天,坐在了市监察局副局的位置,这叫姓韩的没面子了,心眼本来就小,承受不了外界流言,说老婆是某常委的姘头,于是斩草除根离了婚,自己也主动脱离了组织,干起了茶楼生意。可局长老婆还是恋旧,在前妻的帮忖下,茶楼也火了起来,至少带动了机关人员光顾这里,吃起来放心,监察总不能连前夫的茶楼也要清剿吃客的嘴巴不是?来这里消遣的本来只是光明正大,只吃喝不玩耍,基本属于吃客本色嘴脸,又可以赊帐,公款吃得放心大胆。有前妻照应,茶楼虽比不上“朝贺”、“蓬莱”红火,但生意一样兴隆。到此的吃客大部分是机关中层骨干分子,不像上层那样神秘,红光满面的招摇过市也显得君子坦荡荡,面对群众眼神并不畏缩:咱就过把嘴瘾,有本事反腐败,您朝黑暗中偷窥去,吃喝顶多违纪,不违法;只要不违法,吃喝两手抓,你奈我何哉? 可普通群众恰恰看不惯这样的嘴脸,显得理直气壮似的。咱是纳税人啊,怎么让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糟践上缴的人民币啊。可又能咋地呢?顶多骂一句不正之风,不务正业,你也没本事朝他嘴巴穿针引线给缝上。更有人望之兴叹:这叫本事,有本事你也吃啊,没人拦着你。至于说酒后摆上红脸去女人身上消火,你也只能想象了,看到那些公车,你完全可以驾御思想的车轮开进暗阁中,一副四季春图酒活灵活现了。还真有这样的能人高手,不满足于想象空间,直接跟踪偷窥上了。前两年就发生这样的案例:某位几进宫的盗窃惯犯,从号子里出来后,改造后的IQ系数急剧上升,这老兄一寻思过去干的都是硬活儿,翻窗倒柜的,手段过于原始了,他想明白了,偷东西犯法,但偷女人属软活儿,不犯法,所以揪他进班房的那位警察大哥始终代表着正义,尽管警察大哥自己也偷女人。于是,他盘算出一个妙策来,过去都是猫抓耗子,现在他要换个玩法——耗盯猫,盯梢踩点,连摄像器材也装备上了,非得搞个呈堂正供,让猫就范,狠狠榨出一笔来,自当是几年蹲班房的误工赔偿。于是乎上演了一出耗子盯猫的偷腥好戏,软活只需要屏息守侯,无须硬活响声,耗子自然稳稳当当拿到了火线图象,然后也不匿名,指明道姓地发出勒索函,要求警察大哥赔偿误工损失。警察大哥哈哈大笑,这回看我挠不死你,函件一上交,那才是真正的呈堂正供,耗子老兄又戴上金手表了,摇晃中呐喊道:老子干的还是硬活啊! 此类录象资料证明不了什么,因为法律管不了私生活。同样你手持一线资料,到处叫喊:某法官在吃被告。可咋证明那吃客就是法官啊,咱黄皮肤人实在太多,大街上随便就能踩出一个模样相象的来,你的闪光灯打得再亮,那也大都是黑夜里的图象,谁大白天给你瞄准啊?除非你找来公证员当面给你见证,这样的公证机关有吗? 见怪不怪,千万别较真! 废话少言,还是回到萧大秘摆的饭局上,从凶塔的征兆上思谋,萧大秘这顿饭虽谈不上“鸿门宴”那感觉这顿酒也不好上口,为什么?因为张副局长在啊。有警察大哥在场,准没什么好事儿。 老张进“望月”见到我和萧大秘,颇为意外,事先我没告诉他今晚做东人是萧大秘。搁在萧大秘风光时,老张想给萧大秘敬酒的机会那也是千年等一回啊。那时候老张刚进市里,好象土八路换上了正规军服,新鲜中有些失措,旁人都以为他是老头子从村野牵来的一头老掉牙的千里马,只有他自己明白不过是一床被子的分量,不带搀水拖泥的。人到中年才褪去一身游击习气,让这个乡镇干部有些不适应,跟留守在乡中学教书的老婆过起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该调进市里好搂着焐冷炕呀,孩子也得搬进市里求学才是。半年下来,毫无着落,人们才知道这位游击队员的能量就是一床被子了,厚着脸皮求过最高上司汪局,汪局说了句官话: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先熬着吧。言下之意:不要得寸进尺,有能耐再送一床被子去。于是老张又找对口单位教育局,教育局领导没给小警察面子,说现在的师范毕业生一茬接一茬要求发放教鞭,可都是本科学历,中专学历的老师在小学都已更新换代了,实在没多余的鞭子了…拜佛无门,老张请我喝了顿酒,大吐苦水,说早知道现在这样,我还不如呆在乡镇自在。其实我明白,不是他小警察能量小,而是他还没有完全扎根在这块水泥疆域里,浑身还冒出游击队员的土腥味,也叫水土不服吧。等到他真的适应这里浑浊的气流时,这位跟我一样具备劳苦大众脸盘的警察,也会旧貌换新颜,得心应手了。眼下不就打造成副局长了?还真应了他现在的领路人汪局当年那句话:熬着吧。终有出头之日的,只要站好队伍,不丢队。当时老张可没一点所长的霸气,整个一小警察窝囊相,借酒消愁。我当时给他支了一招,说萧秘书长一向乐于助人,让他给教育局通气一声,工作调动又不是违法的事,事在人为。就这样,在我的撮合下,萧大秘在百忙中抽空进了一趟贤聚搂。事先还跟我嘲弄道:老头子从庄稼地里牵来一头老黄牛,不会下水,这点小事都搞不定,他能管好一个派出所?萧大秘对老头子的用人方针曾多次进谏过,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