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三国袁尚传起 (第3/3页)
让绿翠出了宫。 在袁府绿翠见到了袁尚,于是从贴身出取出一份帛书交给他“公主殿下吩咐亲自交给公子。” 袁尚拿来一看,只见上面隶书字迹有些潦草,写道:蹇硕密谋诛杀大将军袁中军于宫中。 袁尚心里有些震惊,他知道历史的大方向但这些细节他怎么知道。 本以为过两三个月,外藩豪强进京,袁绍他们就领兵杀进宫中了事。谁料中间会有这么个变故,万一袁绍被骗进宫身死那就事大了。 他打赏了绿翠一些东西,让她待自己向万年公主道谢。袁尚自己带着典韦直奔大将军府去。 大将军府里,何进与一众幕僚商议传召他们进宫商议灵帝丧事的事情。 他们担心被十常侍把持的皇宫不安全,但身为辅政大臣,不去处理灵帝丧事于情理上说不过去。 就在众人争相辩驳之时,一名小吏进来禀报说袁中军公子袁尚有要事求见。 不仅何进猜不着,连袁绍也不知道为什么儿子在这个时候求见,还以为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何进马上传袁尚进到议事厅中。 袁尚向何进与诸人行了礼,直接说道:“有机密要呈上与大将军。”于是拿着帛书传了上去。 何进也见过这个很受袁绍宠爱的三儿子,好奇他有什么机密,而当他看到帛书后立马变色拍案怒道:“阉贼欺吾太甚!” 说罢他让小吏将帛书传给众人看。 在众人一片惊呼声中,他稳了稳情绪对袁尚道:“多亏了袁显甫的密报啊,但不知从何而来?” 袁尚早料到他会问,答道:“昔日在宫中伴随诸皇子读书时,认得的一名小宦,正好在停放先帝灵柩处听的阉贼密议。” 何进抚手道:“天不亡我也,却有贵人相助,袁本初果真有个麒麟儿呐。 他接着问:“如今该如何是好?” 袁绍面有得色道:“何须担忧,只需差一人领兵将蹇硕拿下处决即可。” 何进点头,下令部将吴臣带着他号令进宫,连同黄门令一起捕杀蹇硕。 袁绍趁机进言道:“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 曹cao等人也觉得该趁此机会一并除去十常侍,于是纷纷附言。 何进却有些犹豫道:“待诛杀蹇硕后我进宫与太后商议后再做决断。” 他这句话引来下面一众文武暗暗叹息,袁绍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心里却坚定了要抓住机会扩张势力的想法。 何进知道也该给袁绍等人一些好处了,于是说:“我会跟陛下商议提拔诸位到黄门、尚书等要职上以辅助社稷。” 又对袁绍道:“本初,等会你就领人去收编了蹇硕的上军。”袁绍领命后带着袁尚出了去。 是日,上军校尉蹇硕与宦官联合谋划捕杀大将军何进,不料机密再一次泄漏,何进命黄门令将其逮捕并处死。 第二日朝议上,何进以辅政大臣身份,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何颙为北军中候、许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同时受到提拔的心腹有二十多人。 票骑将军董重与何进互争权力,宦官们依靠董重做为党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预国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 董太后感到愤恨,骂道:“你现在气焰嚣张,是依仗你的哥哥何进!我如命令票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只是举手之劳!”何太后听到后,告诉给何进。 何进与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恽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搜刮财物,都存在她所住永乐宫。按照过去的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本国。” 何太后批准了这一奏章。 辛巳,何进举兵包围了票骑将军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职务,董重自杀。 董太后又忧又怕,突然死去。从此以后,何进一家失去民心。 五月,袁绍再次进言诛除宦官,但是由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与何进的弟弟何苗多次受到宦官贿赂,因此从中作梗,多方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是月袁绍再次献策:“可以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 何进应许,下令召四方兵马兵进驻洛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