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时代_第333章新的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新的十年 (第2/3页)

  “在获奖上,我其实更看好《拆弹部队》…尽管那部影片的票房已经证明大多数观众和我的真实想法是一致的,那是一部让人很郁闷的电影,但奥斯卡历来喜欢这种表现主旋律的调调。”

    基努-里维斯知道林明阳肯这么说,绝对不是为了在自己面前显示他有多么独特。要知道林明阳也算是《阿凡达》这部影片的投资者之一,他的判断和好莱坞媒体一边倒的支持《阿凡达》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这不得不让基努-里维斯感到好奇。

    “我看过《阿凡达》,那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你认为它会败给《拆弹部队》,这其中有什么说法?”

    “《阿凡达》的技术之独步天下是人所共知的,它在3D电影科技上也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但是奥斯卡从来都是技术流的伤心地,1978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的轰动不亚于《阿凡达》,但在奥斯卡最佳电影的争夺中还不是败给了一部温情脉脉的《安妮-霍尔》。《拆弹部队》挑动的是美国人最痛的伊拉克战争,但是跟一般反战主题的战争片又不太一样,影片以小见大表现出战争对伊拉克人和美国士兵的影响,动作场面也算是凌厉而有气魄,而且毕格罗又赋予影片女性特有的细腻风格。”

    林明阳的评价很中肯,但从语气里还是可以听出他对《阿凡达》难以获奖的一种遗憾“从‘电影暴君’的外号也可以想象卡梅隆的圈内人缘,他强硬**的工作作风也一直为人诟病,这也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

    他话音刚落,一个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语气里还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味道。

    “Fe1ix,我可是听到你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了”

    林明阳和基努-里维斯这两位好莱坞的新老帅哥站在走廊上聊天,基本上吸引了剧场里大半人的目光,詹姆斯-卡梅隆进场之后很快就注意到这边,他的座位和林明阳是紧挨着的,所以他准备过来叫上林明阳一起入座,可没想到走到近前的时候却碰到听到了两人谈话的最后几句,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知道两人有话要说,基努-里维斯很聪明的选择了先一步离开,没等卡梅隆开口抱怨,林明阳第一时间就在脸上堆满笑容,上前紧握住了某个怨念深重的家伙的手。

    “《阿凡达》却得这么好的成绩,我还没有来得及祝贺你呢”

    卡梅隆撇撇嘴“也许你可以等到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才向我表示祝贺”

    林明阳出人意料的说了一句:“那我还是现在就向你祝贺得了,我怕到时候你没有那个心情。”

    听到这句话,卡梅隆脸上立刻就变了颜色,他死死地盯着林明阳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冷冷的哼了一口气“就《拆弹部队》那样的票房,你觉得那个女人真的能赢得了我?”

    “正是你现在这种盲目自信的状态让我感到非常的担忧”林明阳摇摇头“电影是制造梦想的利器,奥斯卡是这个造梦工业的一部分,创造历史除了奖励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迎合大众的心理。只要是作品质量过得去,在相同条件下奖项会倾向于更能制造更大轰动效应的电影…我觉得像《阿凡达》这样的影片是好,没人说《阿凡达》不好,事实上《阿凡达》也得了很多提名,在重大的奖项里面也得了提名。但《阿凡达》在全球已经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奥斯卡也是不过是锦上添花,如果我是奥斯卡的评委,我肯定会把奖项给其他的电影,这样爆冷的轰动要比把这个奖项给你要大的多得多。”

    卡梅隆阴沉着一张脸走了,但林明阳的话其实还没有说完,以技术取胜的《阿凡达》,让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可是全靠特技不靠真人的形式,却让引明星们的忧虑。如果所有导演都争先恐后拍摄《阿凡达》式的影片,演员们都只在幕后“默默耕耘”演绎幕前的虚拟形象。如同剧中女主角一样,辛辛苦苦拍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最后连一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那不就等于变相砸碎自己的饭碗。反正你演跟他演区别都不大,演再好都无缘最佳男女主角,连配角都没份竞逐。奥斯卡评审投票中演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出于自身的考虑,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把票投给《阿凡达》这样的技术电影。

    卡梅隆现在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林明阳再多说他估计也听不进去,只有等最后的结果出来,也许这家伙才肯低头认输,这是“世界之王”固有的骄傲。

    …

    詹姆斯-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稳坐票房史榜以来一直被称为“世界之王”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坐在第一排。他坐在桑德拉-布洛克后面的第四个位置,比他的前妻…《拆弹部队》的幕后掌舵者凯瑟琳-毕格罗还后一排。

    很怪异的一幕出现了,卡梅隆身边坐的是林明阳,他算是卡梅隆在好莱坞位数不过的好朋友之一,但奇怪的是卡梅隆却根本不和他搭讪,反而是和自己的前妻凯瑟琳聊得热火朝天。

    颁奖礼开始没多久,《拆弹部队》就拿下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外界一直认为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良咋种》会在这个奖项胜出,没想到《拆弹部队》先声夺人。取得开门红后的《拆弹部队》一路领跑,将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这几个技术类奖项收入囊中。

    代表技术流巅峰的《阿凡达》被所谓“新时代的《野战排》”之称的《拆弹部队》一路剃眉毛。直到最后只剩两个奖项,组委会突然请来芭芭拉-史翠珊颁最佳导演奖时,有关凯瑟琳-毕格罗会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史上位女性得主的猜想得到了某种暗示性的肯定,而此时此刻的卡梅隆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一部2oo8年面世的《拆弹部队》,兜兜转转最终加入2o1o年争夺,恰与呕心沥血12年之久的《阿凡达》狭路相逢,冤家总是路窄,冥冥自有天意。《拆弹部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