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_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第6/7页)

,能给得上你价吗?还是想办法卖给收藏的人。"

    金岳武道:"这两天我也在琢磨这事,可真正既懂行又有钱的买主实在是太难找了!"沈蔚道:"别着急,等等看。"

    没过几天,金岳武真碰上一个想买梅瓶的人。这是个衣冠楚楚,有一半话听不懂的南方人,当时这个南方人去逛文渊阁,问巴兰:"老板,你手里有没有像样的梅瓶?"巴兰说:"你怎么专买梅瓶呢?别的东西不买吗?"这个南方人说:"我现在正在集梅瓶。"当时恰巧金岳武正在店里,听到后见巴兰说没有,便说:"我手里有梅瓶,你想不想跟我看看去?"南方人问:"是青花的吗?"

    金岳武道:"还真巧了,就是青花的。"南方人说:"那好,我现在就跟你去看看。"金岳武一听立即喜上眉梢,一分钟也没耽误,赶紧给郑天友打电话。如果不叫郑天友,即使你卖个高价,也指不定他会说出什么话来。于是,三个人就一起来到金岳武家。

    金岳武指着梅瓶介绍说:"这个梅瓶是刚从东北一个前伪满总理的后人家里收上来的,没准还是官窑呢!你看这器型,你看这青花,你再看这件头,哪儿都好,但我也不瞒你,美中不足的是在青花的积釉处有些小麻点,不过不仔细看绝对看不出来,可能是烧窑时温度太高,但不影响整体品相。怎么样,我实在不实在?连这么点瑕疵我都如实相告。"

    这个南方人面无表情,只是平淡地说:"你开价吧。"

    金岳武感觉对方还挺痛快,便说:"我也不多要,你就给三万二吧。因为这是两个人合伙买来的,这价钱是进价,主要为了赶快倒本好分账。"

    南方人道:"三万二太高了。刚才你说的这点毛病,我早就看出来了,既然你这么实在,我也不少给钱,两万八,怎么样?不行我就走人。"

    郑天友一听忙喊:"别介,咱好好商量!"金岳武也直挠头皮。虽然这是迄今给价最高的一个买主,可仍然不够本钱,若还绷着不卖,又怕把他绷跑了。于是就进一步推荐,想通过讲解,让对方认账:

    "你再仔细瞧瞧,这可是过去伪满总理家里的摆设,每到冬天便插上一束梅花,摆在条案上,品茶待客,闻着花香,那叫讲究!再说,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是大哥,所以自古以来只有梅瓶,没有兰、竹、菊的瓶。你既然敢给价,说明你懂行,干脆你再加点价,只要不赔钱,这东西就归你。"

    南方人却说:"我只能给两万八。不少了。"

    郑天友和金岳武面面相觑。费了半天口舌,这人汤水不进!

    此时一直站在旁边的沈蔚说话了:"我看你们两人说得都不对。青花的积釉处出现不规则的小凹痕斑,绝不是什么毛病,而是因为青花釉里含有某种微量杂质,烧出来的青花瓷才出现结晶斑。而这种结晶斑在明清的青花瓷上是根本见不到的,由此可见,这件梅瓶的年份,要比明清两代都早。另外,梅瓶根本不是插梅花的摆设,而是古代的一种酒具。"

    郑天友吃惊地张大嘴看着沈蔚,他只知道沈蔚是个病病歪歪的老病号,长期不上班,然后干脆买断了在家待着,什么时候也钻研起古玩了?而金岳武却在一边气坏了。他认为这不仅是在外人面前栽他,更要紧的是沈蔚出此狂言,准把买主给气跑了。于是,他气急败坏地说:"你一个老娘们儿家,跟着瞎搅和什么?你要是真懂,还要我们这些老爷们儿干什么?"然后满脸赔笑地对买主说:"你千万别介意,我老婆就是一张婆婆嘴,纯粹是瞎打岔。咱还继续刚才的话题!"

    谁知,这个南方人把沈蔚上下打量一番,说:"这位大姐说得没错,我服,看起来是行家。既然你满腹经纶,眼力这么好,怎么不教教你老公?就冲你刚才对梅瓶的几句鉴定,我再加两千。卖不卖,你们考虑一下。"

    金岳武脸色顿时一红一白的,表情非常难看,便看郑天友。郑天友道:"看得出来,这位哥们儿确实是个买家,我们愿意货卖识家,岳武,就这么定吧。"

    这个梅瓶以3万块钱成交了。买主临走留下一张名片,说:"只要你们手里有梅瓶,一定叫我,我准来。"说完就把梅瓶包起来抱着,打的走了。郑天友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骂了一句:"这个南蛮子真不是东西!"金岳武急忙拿过名片细看,见上面写着"香港谷雨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商谷雨"。便也骂了一句:"cao!装穷装得真像!"郑天友和金岳武无不感觉十分失落,原指望这梅瓶能多卖点钱,跑一趟长春也算没白跑,结果才赚两千。幸亏沈蔚掺和进来,否则连这两千也赚不了!郑天友分了一半钱,悻悻然走了。

    而郑天友一走,金岳武立即抱住沈蔚,又是啃又是摸,还要扒沈蔚的衣服。沈蔚一把推开金岳武道:"大白天你想干什么?"

    金岳武异常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我老婆一言九鼎,竟然三言两语就多卖两千块钱。我问你,这些行话是跟谁学的?为什么事先不跟我说说,让我多栽面儿?"

    沈蔚道:"你这人真没劲,多卖两千块钱就拿我当回事了,你不是一直不让我瞎掺和吗?"

    金岳武道:"你虽然当着外人栽我,我过后也不恨你,反而一琢磨就更爱你了。不过我挺纳闷,你说的那些行话连我都不懂,却把那个港商说服了,你究竟跟谁学的?"

    沈蔚一声长叹,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扔在金岳武面前,就是那本《古玩收藏手记》。然后说:"当然了,光靠读书还不够,还得有实物对照着反复领会,这个大梅瓶天天在家里摆着,不正是我的教具吗?可是话说回来,专业书是非读不可的,这话我说了一火车,你从来不听!"

    金岳武道:"我这岁数还读什么书?读了也记不住。自古以来就男主外女主内,以后咱俩分工合作,我跑货源你卖货,怎么样?"沈蔚说:"试试看吧。"不觉又是一声长叹。这种男人怎么能有长进呢?沈蔚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