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_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有眼不识金镶玉散伙甩卖元青 (第3/7页)

格看,明显是明晚期的文房精品,是当年大家主书斋里专门用来盛字画的画缸。至于是不是官窑,那就有待进一步考证啦。"

    哦?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金岳武十分惊讶:"哥们儿,士别三日,让我刮目相看了!这是跟谁学的?"

    郑天友更得意了:"如果我没有一点把握,敢花一万六买它吗?一万六啊,哥们儿!"

    金岳武愣了愣神,眼珠子转了一下,道:"既然老弟有这种眼力,我就告诉你一条财路,不过,得咱俩一起干,不知你意下如何?"

    郑天友一听有赚钱机会,立马就来了精神:"好啊,我先听听是什么财路?"

    金岳武说:"哥们儿就这么干站着?既不上烟也不上茶?"

    郑天友道:"挑理了,挑理了,来,先点烟,后沏茶,来哥们儿。"郑天友把烟直接杵进金岳武嘴里,举着打火机给他点烟。然后回身拿出好龙井,给金岳武把茶泡上。

    金岳武道:"我在东北长春有个远房舅舅,也是古玩行的,前不久来信说,他刚得到几件当年溥仪从宫里带出来的东西,说可以倒给我两件,我还真动心了,你有没有兴趣?"

    郑天友略一思索,道:"太好了,我去!怎么个走法,我听你的。不过我刚买了大瓷缸,手头也就还剩两三万块钱,太多了我拿不出来。不行我就把大瓷缸卖了。"

    金岳武道:"现在卖大瓷缸来不及,一时半会儿你根本找不到大主。这样吧,咱俩各拿三万块钱,明天下午就坐火车走,事不宜迟。"

    两天后的早晨,金岳武和郑天友出现在长春火车站。他们没想到初冬的长春这么冷,明明穿着防寒服还冻得浑身发抖。当时天沉欲雪,寒风凛冽。他们走出火车站,急忙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临时落脚。然后就打的去商场,一人买了一件带帽子的皮猴儿,大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不是?接着,他们便找到金岳武舅舅家。

    金岳武的舅舅叫尹宝棣,是个六十出头的大个子,说话瓮声瓮气的。他对金岳武说:"岳武啊,我等你等了这些天了,越等越不来,我一着急就走了几件东西,现在只剩一个大梅瓶和几幅字画。如果你们再不来,恐怕连这几件东西也走了。现如今咱东北人心眼活络,手里有活钱的都想倒腾古玩。尤其最近来了几个南蛮子,到处划拉东西,给价也挺高,要不是他们买的东西太多,这个梅瓶也带走了,临走他们要了我的手机号,说,这个梅瓶您可一定给我们留着!"

    尹宝棣说着,捧出那个大梅瓶。三个人便围着观看。一尺半高,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青花缠枝牡丹的纹饰,肩饰如意头云纹,内填水狼荷花,腹下部饰变形仰莲纹。胎体洁白、坚密、厚重,器底泛红。

    金岳武用手掂了掂,说:"难怪南蛮子没法带走呢,光这件东西就够沉的,何况还有别的东西呢!天友,你看瓷器比我在行,这瓶是什么年份的?"

    这可真问着了。郑天友压根儿就没见过这种梅瓶!说没见过梅瓶也有点冤枉,郑天友见过的只是清仿一道釉单色小梅瓶。但此时他在尹宝棣面前不能栽面儿,便鼓鼓勇气装模作样道:"梅瓶么,顾名思义,就是早年间有钱人家插梅花用的摆设。这件梅瓶件头不小,也挺完整,青花色头也挺浓艳,只是色深的地方有小斑凹坑,这是美中不足的毛病。当然,民窑的东西也不能要求过高。至于年份么,我看怎么也够清晚期。现在只剩这么一件了,没挑没捡,买就买吧,尹大爷您开价吧。"

    金岳武看了尹宝棣一眼,说:"既然天友老弟认为可以买,就请舅舅开价吧,虽然咱是亲戚,常言道,亲兄弟还得明算账了,买卖道上咱按规矩办。"

    尹宝棣用心听着这两个人的意见,他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手抚摸着梅瓶,说:"我说两句哦,你们不要意外。首先说,这件东西要比清代早,具体是哪朝哪代我也说不好,至于价格么,倒是见过两次价了,一次给两万五,一次给两万六。这东西是我和别人合伙买来的。他去沈阳了没在家。我们把这件梅瓶看得比较高,因为这是当年溥仪赏给伪满洲国总理的东西,我们是从他的一个后人手里淘换来的,所以,少于三万我就主不了了。你们可以先想想再定。下面是不是看看字画?"

    金岳武问郑天友:"你说呢?"

    郑天友道:"咱们既然来了,就希望多见点东西,也算开眼界长见识。"

    尹宝棣拿出十几幅字画,一一打开。金岳武和郑天友都认为尹宝棣不会骗他们,东西肯定不是赝品,但他们对字画更是半瓶子醋,所以看了半天仍然懵懵懂懂。最后两人一商量,挑了齐白石的《紫藤蜜蜂》、于非闇的一幅立轴和张伯英的一幅蜡扦描金书法条幅,还有康有为、于右任的两幅字对。金岳武尤其对康有为的"野竹有高节,文禽无俗声"五言对联赞不绝口。

    尹宝棣道:"一个梅瓶加这几幅字画,总共六万二,既然咱们是亲戚,我就再抹两千,给六万吧,再少就说不过去了。"

    金岳武看着郑天友:"你说呢?"

    郑天友道:"你先说。"

    金岳武不假思索道:"本来咱们俩就凑了六万块钱,可是到了长春没想到这么冷,就一人买了一件皮猴儿,加上来回的路费,所以手里就拿不出六万了。五万八,你看怎么样,天友?"

    郑天友道:"就按你说的吧。"

    尹宝棣沉吟了片刻,无奈地一笑,说:"敢情是这样,那我就成全你们吧。今天下午我请客,算我给你们接风,希望你们多住几天,在长春转转,看看电影城。"

    金岳武赶紧接过来说:"不了舅舅,我们下车的时候就把返程票买好了,明天上午9:40的火车,再说家里事也多,就不多耽搁了。"

    本来一切都顺利进行着,可是两个人一回到旅馆,郑天友就反把了。他对着金岳武把脸一绷,气哼哼地说:"咱俩可都是道上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