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2章小小衙内急赶县城 (第1/1页)
第042章 性急赶县城 粮站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了,赶紧的汇报领导,因为很显然,超产部分,已经完全超出了粮站的支付能力——哪怕是今年收购价普涨20%-30%以上,粮站本身已经多预备了比往年还多得多的现金,但还是不够。 趁着同事跑出去找领导,粮仓门口剩下的工作人员笑着与徐队长打趣说:“徐队长,你老小子吃相也太难看了点吧,今年收购价是提高了,可你们也不能把上半年的口粮都卖了哇…下半年社员们吃什么,上你家吃大户?” 徐队长很得意,掏出香烟派了一圈,然后帮粮站工作人员点燃,美美吸了一口,很无所谓说道:“口粮都留着呢,我算过了,今年一年的口粮人均可以留560斤…” “这么多…”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把嘴里的香烟掉到地上,赶紧捡起来,又问道:“那你们今年早稻增收的也太猛了吧…” “那是,亩产958斤,增收三万两百多斤。” 徐队长哈哈大笑,丁大力早在旁伺候多时,镜头里,粮站工作人员的目瞪口呆、徐队长的恣意忘形,无不被“咔嚓”一声,全都框在了镜头里。 “小孩子又顽皮了,去去…” 徐队长正说着,粮站站长来了,寒暄之后表示说打白条,余额明天来拿,要不就是粮食担回去,明天再来一趟——粮站一直都是这么牛,往后还要更牛,你不服还不行。 徐队长也无所谓,七十年代末的人思想纯洁,粮站即没有赖账这种想法,徐队长也不怕拿了白条收不到钱,双方一拍即合,徐队长很爽快地答应了粮站站长打白条的要求,然后约定好了明天再来拿尾款。 合力三队的粮食正在一担一担的堆入粮库,丁大力则拿着照相机,搜寻着有用的素材,忽然之间,社员之中一位小脚老奶奶正蘸着口水数着手中的毛票,这么远的路,这双小脚跟着大部队从生产队一直来到粮站可够不容易。丁大力不假思索,拿起照相机把这一经典镜头拍了下来。 满面沟壑的老奶奶,老树枯枝的手里,两分、五分甚至只有一分的零票,麻木中掺杂着对生活的期盼… 丁大力仰天长叹,勉强抑制住要流下的泪水,继续梭巡在人群之中。 昏黄的灯光下,一本厚厚的账本,一把泛着油光的算盘,一支橡皮膏裹着原子笔蕊凑合而成的圆珠笔,还有一屋子七七八八的社员。 胡会计正襟危坐,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直响,渴了,有人端着茶杯奉上茶水,热了,旁边的蒲扇“唰唰”扇着,闷了,不用人伺候,多才多艺的胡会计自个儿会哼两曲小调。 人人脸上浮现着期待的神色,不怕胡会计不耍大牌,就怕胡会计不爽了少算几个子儿。 后半夜,熬夜的人挺不住了,纷纷提议杀一只鸡,往日一向怕社员冲到家门口骂他tan污的徐队长,这会儿二话不说,亲自杀鸡下厨沽酒作食。 小酒喝着,鸡腿啃着,算账效率到底要快不少。 胡会计吃着喝着,问:“队长,公积金上缴算多少?” “你吃糊涂了吧?规定是10-20%,可咱一向都是按10%上交的,你可别给我多算。” “公益金算多少?还是按1%算?” “别,这队里的公益金得多留点,就往大里算,2%吧。” 其他的社员听到这里,知道账基本上算的差不多了,一个个支着耳朵听得仔细。 “春夏两熟的收支基本已经算清楚了,”胡会计哆嗦着手又仔细核对了账本,说道:“人均大约有180…” 徐队长点点头,掏出一支烟,划了几次火柴都没划出火,干脆把烟往地上一扔,用颤抖地嗓音问道:“按照夏收产量预估一下秋收的收成,还有其他集体副业出产…你踏马爽快点,给我个准数…” “这个数,是人均的…”胡会计根本就不用再计算,这些数字都在他脑袋里呢,直接就伸出了手,竖起三根手指头。 徐队长又掏出一支烟,但这支烟又马上被他扔在地上。 “我徐根民对得起三队的老少爷们了哇…”徐队长猛地大嚎一声,蹲下身子掩面痛哭。 据可靠资料显示,丁大力所在的沈南县三年前年人均收入160元。而当年(197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60元(此数据包含农户自主经营副业收入),该县货币净投放超500万元… 又是一天的大清早,丁大力早早起床,找到徐队长之后,俩人一块儿来到生产队队室,泛黄又带有污渍的账本被一页页摊开,丁大力的照相机拍个不停。 完成了这一切,丁大力又到大队里,搭上去县城的顺风车。 在县城的照相馆,丁大力用中华烟开路,得以让照相馆的老师傅加急冲洗出了胶卷,印照片怕是来不及了,直接到邮局,胶卷与信纸塞进了大大的牛皮纸信封。 丁大力没办法不急,随着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再加上某些省份自上而下的实行责任制,今年的大面积增产增收已成定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力三队的成绩实际上是很容易被忽视,就好像一朵淡淡的水花,即使曾经荡起来,但最终还是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生产责任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发表劳什子调查报告,纯粹是“泯然众人矣”发表报告的人就不是跃马横枪的先锋官,而是混杂在大部队里摇旗呐喊的小喽啰,甚至会被人视作zheng治投机。 八分的邮票因为信件超重,丁大力不得不一下子贴了三张。直到邮局工作人员点头认可,丁大力才算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里的时候,丁大力发现家里分外地热闹,据说今天生产队的干部来丁大力家预支了一千斤稻谷和一百块钱(五口人),又据说刘美丽觉着钱非常地烫手,暗示他们家连同公公婆婆家,还透支了队里的一千多斤稻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