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_第十二章在共和国秘使内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在共和国秘使内瓦 (第3/4页)

车便低着头往会议室里走,一散会便低着头往汽车里钻,不理睬记者,也不向任何观众招呼或讲演。

    杜勒斯反共、敌视新中国达到疯狂地步。他亲口下令:禁止任何美国代表团的人员同任何中国代表团的人握手。社会上一度误传周恩来同杜勒斯握手,杜勒斯拒绝。其实周恩来并无此举动。周恩来在会议期间几次与杜勒斯走对面,周恩来总是面色庄严而从容大度,杜勒斯则不然,他苍白的脸孔一见周恩来便紧张地绷起来,动作僵板机械。

    杜勒斯是决定政策的幕后cao纵者,加上身患癌症,会议开始一星期,他安排好一切便离开会场回国了。由他的副国务卿史密斯留下代理团长。

    经验丰富的老资格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抓紧时机来看望周恩来,向他传递消息。

    “美国这位代理团长史密斯你了解吗?”

    “不大了解。”

    “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是艾森豪威尔麾下的一名将军,这个人跟杜勒斯还不同。史密斯来日内瓦之前我们接触几次。他对美国现行外交政策有不满。”

    “是这样吗?”

    “他认为美国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是不明智,不现实的。

    缺乏长远观点。”

    “看来帝国主义阵营不是铁板一块,杜勒所自己率领的代表团也不是铁板一块哟。”周恩来思索着点头说:“我们不应该放弃做工作的机会。”

    在会议结束前的某一天,代表们聚在酒吧间里喝饮料。

    史密斯端着一杯白兰地走过来,主动找周恩来的翻译交谈。

    对他地道美国味的英语大加赞誉,并对中国古老文化遗产发出由衷的赞叹。在两个敌对代表团之间发生这种接触是“史无前例”的。消息传到周恩来那里,他双眸一亮:“好啊,既然史密斯愿意并且敢于同我们接触,那明天休息时,我也找他谈谈。”

    第二天会间休息时,中国代表团秘书长伍修权悄悄注意着史密斯的行踪,以便寻找一个恰当机会让两个敌对国家的首席代表直接对话。当他发现史密斯一个人走向柜合会喝咖啡时,赶紧报告周恩来:“总理,史密斯现在是一个人,到柜台那边去了。”

    周恩来站起身,步入酒吧。刹那间,与史密斯的目光相遇,碰出火花。

    周恩来坦然一笑,向史密斯走去。这个动作立刻引起各国外交官的注目。史密斯虽想与中国人接触,但对周恩来这个举动却还是思想准备不足。众目睽睽之下,也亏他急中生智,连忙用右手捧起杯子,而这时,他的左手正夹着一支雪茄烟,于是,便避免了与周恩来握手,好避免了“公然违反杜勒斯的命令”之嫌。他竭力作出微笑的姿态招呼说:“周恩来先生,来杯咖啡吗?”

    周恩来微笑着摆摆手:“史密斯先生,不品尝一下中国的龙井?”

    “谢谢。”史密斯喝一口咖啡,便借题发挥,由龙井到万里长城,由龙门石窟到三大发明,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大好山河尽情尽兴地赞扬一番。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国创造了著称于世的古老文明;贵国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同样为创造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周恩来说。

    “是的,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辉煌历史。”史密斯点点头,笑容可掬他说:“不过,我对古老的东方文明格外偏爱,在我家的客厅里就陈设着许多中国的瓷器。”

    “非常感谢史密斯先生对中国怀有的美好感情。”周恩来双臂环抱胸前,意味深长他说:“二次大战中,史密斯先生作为美国一名将军,曾在欧洲战场创立战功。为了维护今天的世界和平,真诚希望史密斯先生能够继续卓有成效地工作。”

    史密斯赧颜地耸耸肩,又感激地望一眼周恩来。他本是同情中国代表团的立场,讲了“中国代表团的意见可以考虑”的话。但美国政府来了命令,不许达成任何协议,不许在任何协议上签字。所以,他只好“变卦”了。他相信,他的苦衷周恩来都是明白的…会议结束的那天,周恩来正在酒吧与人聊天,史密斯主动走过来微笑着对周恩来说:“会议即将结束了。能够在这里和您认识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你们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希望不管朝鲜也好,越南也好,都恢复和平。”

    说罢,他抓住周恩来的胳膊使劲摇晃几下,然后,笑眯眯地走开了。

    他没有握手,却表达了与握手同样的愿望和心情“使这样心满意足地走开了。

    在印度支那进行殖民战争的是法国,所以法国代表团是中国代表团的另一主要斗争对象。

    法国外长皮杜尔是个小个子,留着短平头,总是在酒吧里钻。他爱喝酒,好像整天都是迷迷糊糊,走路晃晃悠悠。

    发言时也是两手支撑桌面,边讲边摇晃身子,永远是刚喝过酒的样子。

    法语“先生”的发音是“莫须有”中国人听着像”木须rou”法语“主席”的发音是:“布列切堂”中国人听着像“白菜汤”皮杜尔每次发言总要摇晃着身子,鼻音喃喃地先说声“主席先生”中国人便给他起了个雅号“木须rou、白菜汤”先生。

    这位外长坐一辆圆型法国小汽车,非常校他住的别墅也很小,小巧玲珑。可惜,他的视野也很短,除了喝酒本事大。在谈判中显不出任何活力。

    6月中旬,法国国内矛盾尖锐化,由于奠边府的惨败。

    拉尼埃政府终于倒台,盂戴斯·弗朗斯受命组阁。周恩来在说服莫洛托夫采取灵活态度,做出必要的让步之后,于6月23日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同法国新总理弗朗斯会唔。

    周恩来在交谈中言辞恳切、实际,不说空话:“印支战争已经打了八年。不但印支人民饱受战争苦难。整个东南亚的和平和稳定都无法实现。贵国人民也受到很大损失,并且使贵国政府在政治、经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