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5页)
第六章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春。 一片青翠的绿。泛青的小草,枝头上含苞吐蕊的花朵,似乎都预兆着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 云儿最近几年一直有到庙里拜佛的习惯。以前拜佛,云儿总是有许多愿望:保佑雪心和小王爷平安富贵,保佑早日见到爹和小武,但是现在她已心无杂念,只希望爹和弟弟小武都平安,即使是有生之年也许没有相见的可能。 云儿见到仪心小师父很是开心。自从雪心去世之后,云儿在王府里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空闲的时候,云儿愿意到庙里随仪心小师父念念佛经,只是为了在喧嚣中找寻一份宁静。 “小师父!”云儿欢欣地走到小师父面前“我刚才看到附近的迎春花和桃花都开了…” 仪心小师父也笑着: “春天来了!” “小师父你终于不再说佛经了!”云儿笑着“虽然每次听小师父读经都会觉得有理可悟,但是有点疏远…” 仪心偷偷环视了一下大殿,发现四下无人: “是不是我叫你云儿就不疏远了?” 云儿有些惊喜: “呃…叫名字…” “前些日子经常有个小男孩儿来庙里帮忙打扫院子,他说我总是‘施主前施主后的’,听起来拒人千里,他jiejie一定不是…”仪心小师父有点失落。 “小师父为了一个孩子居然不普渡众生了?”云儿当然是开玩笑。 “仪心自幼随师父读经,日日读,年年读,好像已经不懂得人情冷暖了…”仪心有些怅然。 云儿突发奇想: “不知道是不是有机会见见那个小孩儿,居然能让小师父抛去佛经去谈人情冷暖…” “现在就在后院呢!”云儿随着仪心向后院走去“腊月的时候乞讨到庙里,师父见他可怜就给了他几个馒头,还说以后要是饿了尽管来就是。后来他就一直来,帮着扫扫院子,擦擦灶台…” 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小男孩儿正拿着一把大扫帚扫着院子。看样子只有七八岁光景,细细的胳膊,弱不禁风的肩膀。 他看到仪心过来就停住了: “仪心师父,师太让你来看着我扫地了是不?” 仪心皱眉: “我没有看着你干活啊!是你主动要给我们扫院子的…” “爹爹说知恩图报…”小男孩仰着头,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说不定有一天老天会发慈悲,就能找到jiejie了…” 云儿不禁插嘴: “你jiejie去哪儿了?” 小男孩见到陌生的云儿到也没怕生: “和jiejie失散了…” 云儿有些莫名的激动:这个和弟弟年龄相仿的孩子,也有一个失散的jiejie… “这几个馒头拿回去吧!”仪心拿着一个小布包给了小男孩“也不是秋天,院子没什么好扫的,回去陪你爹爹吧!” “谢谢仪心师父!”小男孩扔下了扫帚,蹦跳着跑走了“我明天再来!” 仪心无可奈何地笑着摇头: “这个小武…” 这个名字恍如一个巨大霹雳,把还在犹疑和猜测中的云儿激醒。她摒住呼吸,看着那个渐渐远去的小身影。 云儿有些不敢相信,难道老天真的听到她的祷告了? “他叫小武?是不是姓李…” 仪心并没注意到云儿的紧张激动: “只知道叫小武,有个jiejie在京城大户人家当丫鬟…前些年,家乡闹饥荒和瘟疫,好不容易躲过了,到了京城,小武爹又病了…” 云儿不敢确定了。凭借一个相同的小名儿就确定是自己的弟弟也是件太唐突的事儿! “记得和小师父说过,云儿也有个弟弟叫小武,今年也有8岁了,当时和他失散的时候才满周岁…不知道爹爹和小武现在身在何方,云儿早已经不再奢求能和他们团聚,他们平安就足矣…” 仪心有些羡慕地看着云儿: “至少还知道有亲人在人世,知道彼此还会惦念…” 云儿不知自己是不是该喜悦: “自从与爹爹和小武失散之后,云儿就把雪心姐当成亲人,可是…” “善哉善哉!”仪心知道雪心的离世让云儿一直心痛。 “如果还能找到爹爹和小武,云儿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云儿忽然抓住小师父的胳膊“带我去找小武,也许他真的是我弟弟…” 仪心愣愣地被云儿一直拉着跑出了寺庙。 云儿看着眼前这个破旧的小茅草屋,忽然热泪盈眶。这好像以前自己住过的屋子,仿佛还能看见袅袅升起的炊烟,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 “仪心师父?”正在门口倒水的小武看到仪心和云儿十分诧异“怎么来我家了?” 仪心刚要说话,被云儿接了下去: “仪心小师父说来看看你爹,听说他生病了,出家人慈悲为怀…” 小武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爹爹最近好多了,说等他病好了一定要亲自好好谢谢师太。” 仪心显然是不擅长说谎话的,她支吾着: “呃…”云儿拽着仪心的衣袖,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去。 一个佝偻着后背的老者背对着他们。昏暗的屋内,看不清他的身形,只能凭借照进来的点点阳光看到他花白的头发。 小武大声地喊着: “爹,仪心师父来看您了!” 老者缓缓转过身来,面目祥和: “多谢仪心师父照顾…” 云儿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喊出了隐在内心深处的那个字: “爹…——” 老者几乎站立不稳,踉跄着要跌倒。 “爹——我是云儿——”云儿含着泪,跪倒在老者面前。 也只有在这样的距离,云儿才能看清父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