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幕后 (第1/3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幕后 听了他这话。刘娥不由地狠狠瞪了一眼。不过有大臣这里。她没有斥责。 赵祯吐了吐舌头。 当听到那个草包将军想要劫杀石坚时。刘娥叹了口气说:“这些武人没有学问。行事无法无天。所以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才剥落他们的权利。幸好如此。不然石侍郎那就危险了。下回石侍郎千万不可这样冒然行事。还有你这个蓉丫头为了早日破案。行事如此凶险。要不是石侍郎聪颖过人。谁能弄懂你打的那些哑谜。还有你用的那家的胭脂?” 石坚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哑然。看来凡是女人没有不爱美的。连这个老太后也不例外。她其他的没有反应过来。首先反应过来的是赵蓉用的胭脂。虽然从邙山到洛阳不远。也就等于是洛阳的郊区。可也不能算是很近。这一路下来想要将胭脂撒下来。只是一个小盒子。就必须只有一点点地漏出来。胭脂效果要是不能隽久和炽烈。根本是不可能的留下香味的。 事后石坚也看到她那个胭脂盒子里只剩下一小点。还再次抱怨赵蓉的胆子大。赵蓉却嫣然一笑说:“我早算好了。他们要是有巢xue也不会太远。否则在路上时间长了。也防止被西京城搜查的人追上发现。” 最后石坚无奈地说道:“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以后还是不能再这样做了。” 赵蓉却调笑道:“放心。本郡主大人的贞cao可没有那么容易被夺去。我没有把握不会这样做的。当然你要是太笨了。那本郡主算看错了人。也没有办法。” 然后附在他耳边说:“本郡主的身体以后将属于你一个人。行吗?” 立即叫石坚从喋喋不休变成哑口无言。 现在听了刘娥的话。石坚却正色地说道:“太后。祖宗法制也不是不对。这样一来。我天朝固然再无内忧。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士兵缺乏训练和上进心。军力必然下降。必有外患。而且因为兵力下降。就必须要屯集更多的士兵保家卫国。会造成冗兵的情况。” 听到这句话。薛奎心中大赞。这也是石坚。要是其他人。可不敢说这话。难怪这少年这样小的年龄却被朝中大臣引为正义之柱石。可再想想他写地那首正气歌。以及他在大殿上唱的那首奇怪的俚曲。也就不以为然。 其实这种情况不但是宋朝。在明朝也是如此。采用让文官代理武官的职务或者用文官指挥武官。同样明朝地兵力也很低下。冗兵现象比宋朝不好多少。而且造成的负担比宋朝还要重。 刘娥听了不语。石坚又说道:“那个夏州的李重昭竟然说我天朝的官兵只是一群绵羊。而且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比他老子还要厉害。有人说都胜过其祖。恐怕将来也是我天朝一大心腹之患。” 刘娥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是现在先帝刚亡。朝中政局不稳。石爱卿。你也看到。有那么多人竟然胆大包天。竟然想对哀家图谋不诡。现在这种情况下。你叫哀家有什么办法?况且那个李德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连辽国军队也败在他手中。” 石坚也皱起了眉头。现在想要强大军队。就必须要改革体制。一提起改革他就头疼。宋朝几个改革派那一个不是以失败告终。如范仲淹、王安石。还有想要对付这种凶悍的游牧民族。最好造出枪械来。造枪啊。现在的条件。想想就头疼。而且他不是专业。其实当时延安的条件多艰苦。还来造出枪支来。虽然也只是小米加步枪那种。可只要那种步枪。在这个时代就可以横行天下。但是自己不是太内行啊。这还要一次次的试验。至少启爆子弹地黄火药。枪膛的精密度等等。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 看到他眉头都拧在一起。刘娥怜爱地抚摸着他地肩膀。这也是石坚。她早已将他看作半子。要是其他大臣。这个动作可就因为男女有别。会让人产生误会。不要说是她。就是薛奎在一边看着也是很感动。这个少年。还没有到加冠年龄。可是背负着太多太多的担子。 刘娥说道:“石爱卿。一步步来。别急坏了你的头脑。那可是我们大宋地宝贝。” 听了她地话。赵祯和赵堇都是一笑。 只是赵蓉和薛奎没有笑。脸上还是敬重之色。 石坚叹了一口气。说:“太后之言有理。慢慢来吧。不过太后。想到这几百士兵竟让微臣只用一支驽矢就吓得投降。虽然说他们只是厢兵。可微臣还是甚为担忧。当然太祖和太宗陛下颁下的体制自有它地优点。但人无完人。圣人还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也不是不可以对这种体制进一步加以完善。况且此一时彼一时。如汉代秦以宽法待人。而后法驰。固诸葛亮用法苛严。而蜀安。以一弱蜀对搞东吴曹魏也不能不与此举有关。” 同样一句话。如果冒然说出太祖太宗这种制度也需要改革。必然会引起刘娥的不快。但他先用孔夫子也向别人学习。来论证他们也可以有疏忽的地方。然后再用时境而转法也转来为太祖太宗这种体制的改革进行掩饰。这样一来。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亲自在此。不会接受也不会生气。 然而石坚就是说出这句话也是头皮麻麻的。这可是宋朝立国之本。但没有办法。如果不改革。要不了多少年。仁宗就会因为对搞西夏不得不准备更多军队。进一步造成天下冗兵。事实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