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蒋干说降 (第1/2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蒋干说降 鼓声隆隆,在惊心动魄的风暴来临之前,位于九州中腹的南郡风平狼静,许久以来剑拔弩张的南北两军也不约而同的放下了武器。 守卫宛城的征南将军曹仁在经历了被周瑜围攻的教训后,更加的谨慎小心。在加固城防之余,他将有限的兵力摆放到了南阳道的几处隘口,这样一来周瑜再施故计已不可能。示弱并不意味着怯敌,曹仁沉稳的性格让他在守城战中从容不迫,也让周瑜数度试探性的进攻屡屡无功而返。 默在僵持之时,曹cao派出使者蒋干前往襄阳说降。 蒋干,字子翼,九江郡人,曾为周瑜同窗交契。与在孙策、高宠手下飞黄腾达的周瑜相比,蒋干这些年来混得着实不如意。曹cao挟天子令诸侯,帐下谋臣良将无数,有荀攸、贾诩、郭嘉等出类拔萃的人物在前头,没有背景和靠山的蒋干要想出头实在是难。 因此,当曹cao有意派遣使者前往襄阳时,蒋干毛遂自荐,在几乎是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了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其实,就目前高宠强势的情形下,要说降周瑜,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以曹cao的见识眼力,当然知道蒋干此行一定会空手而归,不过,他的目的并不在此。 蒋干只不过一枚棋子,对于曹cao来说,这枚棋子既可以用也可以弃,结果如何就要看蒋干这次襄阳之行能带回什么来了。 荆州——襄阳,大都督周瑜军府邸。 威严赫立的亲卫,明晃晃的刀枪和大门口空旷无野的情形,一切都在昭示着这一座府邸的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秋意瑟瑟的早晨,葛袍方巾略带疲惫的蒋干带着一个青衣小童,昂首于府前。 看到昔日的同窗如今已贵为一方都督,显赫无比,蒋干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当初周瑜选择投靠江东孙策时,蒋干还有些瞧不上,江东地偏远离政治中心,孙策与曹cao相比,实力也有差距。但是时过境迁,等到高宠统一南方之后,蒋干再回头看时,却发现周瑜当初的决定着实的明智。 避开人才济济的中原,选择看似偏弱的江东,正是周瑜过人的地方。 “如果可能的话,来到南方一展抱负其实也不错。”蒋干心中不禁暗忖。 在曹cao手下郁郁不得志的他需要一个机会证明能力,可是,要完成说降周瑜这样艰巨的任务连蒋干自己都不相信。就在蒋干踌躇不定之时,得到禀报地周瑜已迎出府外。 “子翼此来,可是为曹贼作说客乎?”分宾主落座,周瑜看了一眼极力镇静的蒋干,似是不轻意的问道。对于蒋干的来意,周瑜早已是心知肚明。 蒋干闻言一惊,手中酒樽差一点掉落。他一边用袍袖遮挡酒渍,一边辩解道:“公谨说得哪里话来,我只不过是很久时间没能和你会面,今日特地赶来叙叙旧罢了,你怎么能怀疑我是说客呢?” 周瑜微微一笑,道:”我虽然比不上师旷的聪明,但是闻弦歌而知雅意,这一点见识还是有的。” 蒋干听得周瑜如此嘲讽,遂忿然作势起身,大声道:“既然公谨这样对待故人,那么我也就只能告退了。” 周瑜见状,忙立起身拉住蒋干的袍袖道:“子冀慢来,我不过是担心你为曹cao作说客的缘故。既然兄长没有这个意思,那么我也就放心了。” 蒋干本无意要走,方才不过是一时下不了台,现在听到周瑜致谦,也就顺势坐下。 酒过三巡,周瑜寒喧道:“听说子翼投奔了许都的曹cao,不知道日子过得可是安逸?” 投石问路——,既然蒋干遮遮掩掩,正为曹仁死守不出郁闷的周瑜当然乐意相陪着演上一出好戏。 “呃,干现添为丞相府帐下幕宾,实比不上公谨在荆襄呼风喝雨,显赫声名。”蒋干勉力挤出一点笑容,同窗之时原是平起平坐的身份,想不到数载不见却已是差距悬殊。蒋干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人,这般比较之下脸上也着实火辣辣的挂不住。 周瑜微微一笑,举樽一饮而尽,道:“古人云:良鸟择木而栖。既然子翼在许都不得意,何不南投我主,另谋出路,到时你我兄弟也好携手并进,同求荣华!” 三言两语之间,周瑜就将蒋干逼了个手足无措,本意来说降的蒋干先是被周瑜将了一军,不得已否认自己的真实意图,随后周瑜乘胜追击步步进逼,倒把前来说降的蒋干闹了个骑虎难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