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六章新隆中对 (第2/3页)
一块心病,就时下的情形来说,高宠的势力已经漫延至荆州的大半地方,在当阳退路被断之后,江陵就如一个孤岛不可能长期支撑下去,指望蔡瑁或者刘备反攻,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徐庶来之前,东投高宠这个念头文聘不是没有想过,但毕竟曾是战场上相互撕杀的对手,高宠会不会容下自己,文聘没有把握;就算归顺了,高宠是不是能不计前嫌重用自己?文聘心中疑虑重重。 “将军若是肯降,宠帅有言,江陵的一兵一卒将仍由将军调遣,军中所有将领也仍由将军任命,当然,前提是先要撤出江陵城才行。”徐庶看出文聘心有所动,继续道。 “此话当真?”文聘惊异的问道。 如果徐庶说的是真的,那么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担心军队会遭到支解,只要有人有武器,不管到了哪里都饿不死。 “宠帅能让庶来说降,诚心可鉴,还请将军勿再迟疑,早作决断!”徐庶朗声道。 文聘来回的在点将台前踱了几个来回,他的神情由开始的犹豫转为坚定,最后,他长叹一声,说道:“也罢,请先生回禀宠帅,就说我文聘降了!” 徐庶大喜:“将军能作此决断,当是可喜可贺,庶即轻舟赶回,报与宠帅知晓!” 就在徐庶与文聘相互试探的当口,击败关羽之后的高宠主力迅速顺着沔水北上,三月十二日,江东军进抵当阳,并成功占领了沮水渡口,将襄阳与江陵之间的水陆路联系完全切断,高宠第一阶段的战略目的顺利实现。 沮水畔,河水受到春汛的影响,一下子暴涨了好几倍,饮马驻足的高宠再一次召集众将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 “禀宠帅,刘备在二日前,遣大将张飞、魏延攻破宜城,张允被杀,蔡氏、刘琮等一干妇儒悉数被俘,蔡瑁和宜城太守向朗一道已向樊城方向溃退。”会上,首先是随军参谋和洽报上斥候打探到的最新战况。 “想不到刘备还真是行动迅速呀,这么快就将蔡瑁杀得片甲不存。”高宠轻喟道。 周瑜沉吟一会,恍然悟道:“原来是如此,先前刘备甘冒危险用关羽一军拖延我等北上的速度,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蔡瑁势力,否则的话,他手中不会连增援关羽的兵力都不留。宠帅,现在我们必须抓住荆襄民心尚未归附的机会,趁胜追击,对刘备进行穷追猛打,不能再给他留一点喘息的余地。” “可是,徐军师劝谏文聘尚无结果,我军若长驱北进,万一文聘反目从背后夹攻我等,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太史慈谏道。 高宠点头道:“公谨、子义所虑皆有道理。为周全计,我意着公谨率休穆一军守当阳,并伺机攻取周围的临沮诸郡,我则率诸将并一万五千名士卒继续挥师北上,力争拿下襄阳。” “太好了,这一次攻打襄阳忠请缨打头阵,三日内保证拿下城池。”黄忠一挽颌下长髯,气宇昂然的请令道。 攻打江夏是太史慈的功劳,汉阳一战虽然有黄忠的份,但毕竟是一场守城战,被动挨打的滋味让黄忠一直耿耿于怀,襄阳是荆州经济最发达、人口也最多的城池,能率部卒先登此城,是黄忠这些天来日思夜想的一件事。 “老将军在葫芦谷口与关羽交战受的内伤可好了吗?”高宠关切道。 “些许小伤,何足挂齿!”黄忠说罢,一把抓住背上的养由弓,挽弓满月,气不长出,面不更色。 “那好吧。老将军领一军由当阳北上,引为先驱,宠将自率大军跟进之。”高宠道。 待黄忠领命走后,高宠唤过太史慈,嘱咐道:“汉升负气而行,恐有失冲动,适才我本欲让子义与其同往,但虑及汉升脾性耿直,必会以为我有意偏袒,今汝可率一军尾随于汉升之后,也好有个相互照应。” “诺。”太史慈点头依令而去。 襄阳,左将军皇叔刘备在祭拜完关羽之后,着一身白色丧服开始逐一走访荆襄一带的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一干素与蔡氏不睦的名士感于刘备的这份情谊,纷纷向其举荐贤能之士,隐居在襄宜一带的颖川石韬(字广元)、孟昶(字公威)等先后被刘备征用。 隆中,距襄阳往西二十里。 皇叔刘备在司马徽的陪同下,前往隆中拜望人称“卧龙”的诸葛孔明。 到达诸葛亮隐居的住所时,刘备早早的下马,并将缰绳交与侍从,然后与司马徽一道步行至门前,以他的皇叔身份,本不必如此,但眼下兵败在即,急需寻访有才能之士的他除了这一份礼贤下士的诚意,也别无所有了。 这时从屋内传来一阵歌声:“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