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3/3页)
短促而突然的呐喊,让优优身心激动不安。 她走进这间许久未进的大屋,她看到那位鬓发斑白的教练,教练还和过去一样站在台下,两手按着台面不停叫喊:“快一点,移动位置,后腿要感觉出围绳在哪儿!逼住他逼住他!注意拳速!左勾拳!你犹豫什么呢…” 拳击台上,两个拳击手你进我退的对决正难解难分,头上的头盔和手上的拳套把他们夸张得异常威猛。优优目不转睛,盯着那个略显细瘦的红裤拳手,那就是周月。他跳跃的步伐,灵巧的躲闪,果断而快速的出拳,和三年前一模一样,都让优优心驰神往。 比赛的高xdx潮发生在终场时刻,红方一记重拳,蓝方仰面而倒。老教练爬上拳台,意味着这场没有裁判的比赛就此结束。红蓝两方拳手一边踱步喘气,一边频频点头地听着教练的呼叨,老教练讲评完了,掀起围绳跳下台子,顾自走了。蓝方拳手也随着走了,台下观战的拳手们也议论着纷纷散去。只有红方拳手还坐在台子的一角,不知是稍事休息还是在回味刚才的赛事,台下也只剩下优优自己,他们隔着暗红的围绳,彼此对视。终于,红拳手摘下头盔,晃了晃被头盔压抑很久的头发,定神再看优优。优优这一刻也同时看清,他不是周月。那双和周月同样黑白分明的眼睛上,是两道浅浅薄薄的细眉,脸盘也比周月大了一轮,看上去煞是陌生。 优优的灵魂几乎凝在了半空,她似乎需要时间来分辨自己的心情。这时老教练从更衣室里走出来了,高声呼喊那个男孩的名字。优优没听清他喊的什么,总之不是周月,那是三个字的名字,听上去甚是别扭拗口。 老教练和拳台上的男孩说了句什么,然后向拳击馆的门口走去。他路过优优身边时优优很想开口,但一时找不到开口的词句。她眼睁睁地看着老教练走出这幢大屋,才下意识地挪动脚步追了出去。 拳击馆外,夜色渐浓。环绕cao场的小路,亮着半明半暗的路灯。路灯把老教练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优优自己的身影也随着行进的步伐,长了又短,短了又长。她的声音有些忽紧急松,不知是紧张还是因追赶而带来的喘息,她的问话听上去有些片断不整。 “教…教练,对…对不起,请问周…周月在吗?” 老教练站下了,回过头来看她:“周月?周月不在这里了。” “他…他今天没来吗?” “周月呀,他走了,早不在我们这里了。” 优优那一刻心跳几乎停止:“他走了?他上哪里去了?” “他去年就到北京去了,去武警拳击队了。现在在北京公安学院上学呢。” “去年就走了?”优优不相信地看着老教练“他,他前几天不是还和您在一起吗,那天我看见他了。” “啊,他放寒假,回来看看,前天又回北京去了。” 老教练似乎认出她了“你找周月有什么事么?你那事派出所帮你处理好了么?” 优优说不出她找周月有什么事情,她说不出那个真实的事由。但老教练的目光似乎还在等待,这让她不得不再一次从那天说起。 她说:“…那天,那天的事,我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老教练和善地笑笑,说:“不用谢了,你没事就行了,以后太晚了可别再一个人上街。” 优优点头,说:“我想,我想当面再谢谢周月。周月真的去北京了吗,他真的去了吗?” 老教练说:“啊,真的去了。这样吧,以后我要是见到他了,我一定把你的意思转告他,好吗。” 优优再也想不出别的话了,她能做的表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领情地点头,然后说一句:“好吧。” 老教练把优优送出体校大门,又陪她走完了那条一到天黑便冷清无人的马路,他一直把她送到热闹的街口,再次嘱咐几句才和她分手。 从老教练的口中优优终于知道,周月是一个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后来被一个山里的表姑收养。他那样单薄的身板,本来不是个打拳的材料,但他打了,他碰上了这位父亲般的教练,老教练让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成了全国的少年冠军。成了武警体工队看中的未来之星。现在又成了一个大学生。优优想,他们和她一样,都没有看错,她在第一次看到周月时就觉得他像个明星,像电视和画片里那种酷酷的韩国歌星。 优优在街上一直转到半夜,还是回家去了。她太累了,从里往外,都筋疲力尽。尽管,她不想回家,也害怕回家,但她抵抗不了家里那张床的诱惑。她真想马上躺在床上,马上躺进温暖的被窝,她需要这样一个空间,一个人,静静地想心事,一个人,悄悄地哭。 于是,优优回家了。 她回到家时已是凌晨两点,整条巷子都静无一人。但优优那一夜没能上床睡觉。她走进家门看到的情形,与下午那间火锅店几乎一样,地上凌乱着砸碎的水壶和茶杯,还有弄湿的棉被和枕头。床上狼藉不堪,铺盖大多扔到地上。那面新衣柜的镜子,不知被什么砸了一下,已经四分五裂,似掉未掉地敷衍着柜门。 姐夫不在了。 大姐坐在乱糟糟的床上,脸上没有泪,表情却在哭。 姐夫出去喝酒了。这是他和大姐结婚三年多第一次真正的争吵,姐夫几乎把这个家全都砸烂,顺手能抓到的东西,都在盛怒之下摔在地上,摔在墙上,摔在镜子上,然后,摔门而去。姐夫是第二天下午才回来的,是大姐去医院把他接回来的,他半夜三更喝醉了酒不知撞在什么地方头破血流,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清醒过来。他回到家时优优已经不在,她已经在那天清晨悄悄一人,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特快列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