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与荣_第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3/5页)

常,但他的神情、口吻却有些异乎寻常,他于是更温和地说道:“你分析下去,咱们用一点时间,解剖一下陈晓时。”说“陈晓时”不说“我”也是暖化气氛的一种幽默。

    白露完全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女人常常感觉不到男人之间的微妙对峙,她认真地说:“陈晓时,我看你童年爬树的心理记录,感到你从小有一种优越感,一种俯瞰人的优越感。”

    “是。”陈晓时乐意地承认道“而且我想,人们从高的空间地位往下看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优越感,这和我们从高的社会地位、高的智能地位看别人时的优越感本质是相同的。‘高’和‘低’本来是形容空间地位的,为什么我们也用它来形容社会地位、文化水准、智力水平呢?就是因为这里有一致性。我们常常把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衡量都予以空间化。什么叫‘居高临下’?这不光形容我们站在高的空间俯瞰,也用来形容我们站在高的社会地位、心理地位俯瞰。什么叫上层、下层?这都是社会层次的空间化。”

    “那你认为这种俯瞰他人的优越感是善的还是恶的?”白露认真地问。

    “我们剖析别人,提供咨询,带有一种类似俯瞰的优越感,似乎是善的,为帮助人的,但细究,这里也含着一种恶的情感。优越感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不善,就是一种蔑视。当我们解剖人时,仔细反省,心理深处隐隐潜藏着一种冷酷的快感。解剖是什么?就是批判,就是用手术刀,就意味着一种形式的‘宰割’。怎么会没有恶呢?虽然它的结果是为别人咨询,治疗心理疾病。”

    “你不是说解剖你吗?”蒋家轩半幽默半认真地提醒道。

    这是怎么了?蒋家轩平时对自己一贯敬重服从,今天怎么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抗情绪来?陈晓时说:“我是非常愿意这种解剖的,譬如今天上午我妻子去看望一个男性,他们过去关系不错,我就心中很不自在,有些受不了。我一天到晚给别人咨询,可自己也是挺狭隘的。”

    “你从小是一个被母亲宠爱的孩子吧?”蒋家轩垂着眼问。

    “可以说是这样吧。”

    “所以,你从来就习惯一个比他人更优越的地位。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据我观察,”蒋家轩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缓解一下说这话的不自然“你是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让所有的女人都崇拜你的。”

    陈晓时想了想,说:“你可以分析下去,我不反感,我甚至很欣赏这种分析。”

    “什么叫欣赏?这种口气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你一贯认为你是我们的领袖。”

    “我觉得你分析得对。”

    “所以你对待妻子的态度,据我们看来,”蒋家轩避开了“据我观察”这个词“也不是一般的狭隘和嫉妒,而是和你整个对女人的态度相一致的。”

    “我是希望获得女人崇拜的。”

    “你这又是文饰,你总把别人对你的剖析限定在一个范围内。你不光希望崇拜,而是希望妻子以你为中心,为了你一点点心理上的平衡,就牺牲她的其他感情需要。”

    “你再分析下去。”

    “你对一切人,譬如在咨询所对我们吧,也明显有控制的欲望,你其实不允许别人在思想上偏离你的掌握。”

    陈晓时有点明白蒋家轩的情绪是怎么回事了,蓄之已久,今天引发出来了。

    “这个,我没看出来。”白露认真地接着蒋家轩的话。

    “我希望你回顾一下童年,坦露你整个心理的背景材料,对自己作个分析。”蒋家轩继续说着。

    “这个不是今天一时半时能做到的,以后可以做,我倒希望你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解剖下去。我承认我有某种控制欲,大概每个男人都有吧。我希望自己有民主精神,在思想上有兼收并蓄的宽容。”陈晓时说着感到了心中强烈的抵触情绪,不愿意解剖自己——那是不舒服的,难堪的,甚至是悻怒的。

    蒋家轩垂眼凝神片刻,抬起头:“你这又是文饰。”

    陈晓时想了想,说:“是,我这又是文饰,我的潜意识反抗这种解剖,但我此刻的理智决心打破这抗阻。”自己说的是真话吗?心中更深一层的理智在审视:这是用承认文饰的方法进行更隐蔽的文饰。

    “你似乎说过你有一点恐高症,对吧?还有,你为什么喜欢最后离开咨询所,一再检查水龙头,煤气,门锁?你有时对传染病也表现出过多的恐惧,这些都说明你也有些精神神经症。你也承认?但你如何解释这些呢?你总爱讲:人长期工作、生活紧张,感受时间的压力,也容易患精神神经症。这是不是你的潜意识在开脱自己?我的意思是说,你的潜意识中是否压抑着真正令你恐惧、疚愧的罪过感呢?”

    很静,恍惚中出现一堆线条锐利的岩石。蒋家轩不说了,因为他的情绪发泄完了,自己也感到气氛的尴尬了。自己想笑笑,和缓一下气氛,但却不自然,而自省的光亮立刻便照见了:自己又想文饰。

    蒋家轩的话对自己是有震动的。为什么呢?那不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些常规分析吗,莫非自己不知道?对了,自己的恐高症是从几年前和一个女朋友吵架开始的,那看来是确凿的事实,自己也那样认为,实质上呢?是否也是潜意识搞的目标转移呢?自己深层心理中是否有真正令自己恐惧、疚愧的罪过感呢?…他不愿意往下想,往记忆深处看,好像站在一个恐怖的深谷边,弥漫的白雾千万不要散去,峡谷深处如果真的显露出峥嵘怪石来,就太可怕了…这又是心理中的抗阻了?自己解剖了多少人,却没有这样解剖过自己。仅此一点就表明:人是多么地“保护”自己。

    自己该是有勇气解剖自己的。他极力这样想“证明”自己的无畏与彻底。然而,同时便觉得没有一点那种光明、愉快、优越、从容和有兴致的感觉——那是在解剖别人时都有的——只觉得多了一桩烦恼的、不快的、灰黯的事情。这又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