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话_諭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諭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 (第3/6页)

柏拉圖集中的,而荷馬史詩則並不好。若以荷馬史詩及希臘的悲劇與喜劇為準,則希臘的文學還不如希臘的數學與物理學,亦不及其雕刻。荷馬史詩只是鬧劇。中國的崑曲與平劇舞台上佈景惟有一色的幕及桌椅,無論怎樣的劇情,背境都是個清平世界、蕩蕩乾坤。

    西洋人不曉得一個“無”字,荷馬史詩裏戰爭、冒險、戀愛的背后是充滿私欲與行為的希臘諸神,沒有清平世界、蕩蕩乾坤。房子我是喜歡日本式的榻榻米,不塞滿東西,而西洋人是連他們的基督教堂亦塞滿雕刻的壁畫,還不如回教徒的在露地上禮拜的好。西洋的演劇都是動作,不能于不動不作時也有戲。

    西洋文學裏沒有天地人的清安。希臘的悲劇即是人與神不得相安。希臘文學中比較好的還是喜劇。

    基督教的神是“無”,比希臘的宙斯神他們大,但西洋的人事還是沒有“無”的背境。自羅馬以來,若沒有基督教的神則可說不能有西洋文學,他們的作品亦是在觸及神之處好,譬如在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裏。但是最大的創造性是人與造化小兒相嬉戲,西洋文學裏沒有這個。中國人是因于大自然以知神,又因于神以知大自然,而西洋人則不能看得基督教的神于大自然無隔。

    后世的西洋文學比希臘文學有了一個背境,但尚不能是“無”的背境。所以西洋文學裏只有社會的事態,而無悠悠人世的風景。

    文明的背境是“無”,進步而為人事條理之美,日用器物之美,與人相之美。中國的人事條理有朝廷的與民間的禮儀風景,器物亦是生于此禮儀風景之美,非西洋文學裏的社會事態與器物可比。中國的人格之美,如史記裏的,三國演義裏的,世說新語裏的,唐宋史傳裏的英雄美人,與街上陌上的庶民,他們的智慧,道德氣概有幾等幾樣的品格,無數相異的美法,比起來,就可見西洋文學裏人物造象的貧薄粗惡,有好的也是藐小。

    西洋文學未有人之所以為人的自覺。

    中國文學寫性情,天性在情之始,西洋文學則只知寫情。于事,中國人是說有性與命,性是天理,命則是其演繹,而西洋文學只知寫事態。佛教知性而不知命,西洋人則知命而不知性。所以西洋文學寫情及寫事態,其兩頭皆無餘韻。中國文學的是調,西洋文學的是旋律。調是生命之波,可有餘韻,旋律則是力學的,即使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是餘韻,調是可遊戲的,旋律則會使人不得解脫。加以西洋的符號文字先在其狀寫物象時已受到限制了。

    所以是要以復興中國文學來建立現代的世界文學。

    以前歐洲文藝復興是從希臘的東西再出發,現在卻是要從中國的東西來再出發。以前英國為霸,世界各地皆學英文,今后中國王天下,當然可致外國人皆學漢文字。以中國的文學為標準。

    四

    西洋文學當然也有可看,只在于你的眼光。近世的西洋文學大抵是革命之后有一番興旺,如十九世紀的英法德文學與俄國的文學。俄國是彼得大帝歐化后出來了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日本明治維新,中國五四運動,都出了新文學。而蘇俄與中共皆無文學。現在西洋的世界黯淡沒落了,其文學亦隨之衰落,英國的美國的西班牙的與還有什麼國家的最近的作家們是誰,不知道他不會是什麼損失,若看他們的作品,也只為看看其是什麼程度。川端康成的就很不及泰戈爾。索忍尼辛的報導文學亦只是有其必要。若論今日的文學,我喜歡的還是朱西甯的小說“艷火結在鳳凰木上”朱天文朱天心的散文小說,也比我所知日本有盛名的女作家的好。日本是保田與重郎的文章可敬。但是都還要有一個世界性的中國文學復興運動纔行。

    中國漢唐輸入西方文化,都採用得很自然,印度的與波斯的、羅馬的。中國人今對于西洋文化採用得很不自然,是因被西洋國家戰敗之故。但是自鴉片戰爭開港以來,于今已百數十年,早應來一次再檢討了。要如何來再認識中國文明為世界的正統,要如何建立中國自己的新制度,要如何來採用西洋的東西採用得自然,這裏第一個偉大的先是孫文。但文化人說孫文思想不成學問。所以我要來再作說明。

    文明是在于空與色之際。

    佛說空色,老子說無與有,此是文明最基本的悟得。古代希臘人亦曾觸及了這個“無”字,可是無法論證,他們遂歸結于宇宙惟是“有”所以數學發見了無理數,他們就沒有了辦法,物理學上發見了原子核與電子軌道之間的“無”,他們亦還是不知無。西洋人從自然科學再加以神,亦到底于大自然有隔,所以他們做的東西雖有用而不好,終于一次又一次的總倒壞。他們的文學是寫的這樣的物質的社會的事態與感情,當然是格低。

    學院派中知中國之好者,認為也不可經蔑西洋,意思是西洋人也知“無”,例如沙特哲學即講到“無”又西洋哲學亦有悟,如康德哲學裏所謂“先驗的”但那都似是而非。中國人即使不知一個“無”字,其所作為,乃至其人身之姿,皆自然是“無”,而西洋人則雖知得了一個“無”字,亦到底有隔。十字軍后,歐洲人通過阿拉伯人與印度人而學得了中國人發明的零數。有位俄國的數學家且知說佛教的涅槃即是零。西洋的近代數學而且發展了無限與有限的理論,但他們其實還是不懂。若真懂得無與無限有限之故,即可以凡事做到絕對的精密,文明的東西必是絕對精密的;而西洋的東西沒有一樣能夠。戰后美國人至日本學茶道,茶道的作法都會了,連茶道的精神是“和寂”也學會說了,然而還是不對。一個“無”字,如中國民族等,當初是渡過洪水開創新石器文明時纔悟得的,西洋民族沒有過這樣的修行,要悟得談何容易。

    自然界的凡物,都是有與無同在,文明的造形亦是空與色同在。所以凡物都有著無限的時間與空間,所以可是風景。西洋文學裏沒有風景,是因其沒有無限的時間與空間。西洋現代社會的營造即是在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